這些天,我市馬村鎮(zhèn)西周村種植蔬菜大棚的滯銷,每天摘下來的一箱箱西葫蘆,價錢是一天不如一天。關(guān)鍵時候,村干部四處奔波,為滯銷蔬菜找市場。
村黨總支書記崔永忠:這是怎么了?你在不在車上?他不是3毛5?沒有啊,他3毛5裝了吧?有一個車說是出3毛5,現(xiàn)在還有車在這兒等,人家說三毛錢你給我裝車吧,要是三毛錢不裝車,我就走。你不是不怕,現(xiàn)在都在這等著呢,讓他趕快,要不讓人家走,都在這等著呢。
正在打電話的這個人是西周村黨總支書記崔永忠,這個上午,為了早點把菜賣出去,并且賣個好價錢,他的電話不知道打了多少個。
原來,為了拓寬農(nóng)民增收渠道,去年6月份,西周村建起了50棟春秋大棚,但多數(shù)群眾的積極性并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支村兩委決定由村干部帶頭承包,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
村委主任馮海勝:我們從去年以來種了50棟大棚,都是我們支村兩委干部帶頭種的,去年效益相當不錯,每棟純收入都上了萬了。
看到種植大棚確實能掙錢,群眾承包大棚的積極性也上來了,種植戶也從原來的9戶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30多戶。
然而,市場是千變?nèi)f化的,今年二月份種植的西葫蘆,上市不久,就受到外地市場的沖擊,行情是一天不如一天。
村委副主任王文軍:今年瓜的效益也不咋樣。
村黨總支書記崔永忠:我們一開始的價格還差不多,都是4毛、5毛錢,到目前為止,這個市場行情受河南沁陽和長治長子市場的沖擊,市場行情有所下滑,我們這個老百姓就有了思想包袱。
大棚種植的西葫蘆和西紅柿不一樣,不能長得太大,摘下來就得賣出去。菜農(nóng)們早上五點就開始摘西葫蘆,現(xiàn)在大家都已經(jīng)等了好幾個小時了。
村黨總支書記崔永忠:我們支村兩委干部四處打聽市場行情,親自打電話,并且親自開車到寺莊王報比較大的市場進行聯(lián)系,進行溝通。
市場一天一個價,雖然不能左右市場,但讓群眾多掙一分是一分。在崔永忠的堅持下,早已在園區(qū)等候拉菜的客戶終于做出讓步,在原來每斤兩毛五的基礎(chǔ)上,主動提出每斤再增加五分錢,最后以每斤三毛錢的價格成交。
村黨總支書記崔永忠: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我們干部就是再累點、再苦點都是應(yīng)該的,只要讓我們的村民致富了,我們就滿意了。
據(jù)統(tǒng)計,當天,該園區(qū)共銷售西葫蘆80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