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檢驗檢疫局發(fā)布的官方信息,2014年,深圳口岸共檢驗檢疫入境水果86.6萬噸,貨值17.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5%和17.7%,入境水果重量、貨值在全國各口岸中均位居第一,其中水果進口貨值約占全國水果進口貨值四成。
通過深圳口岸入境的水果主要品種有榴蓮、葡萄、火龍果、龍眼等,進口高檔水果快速增長且品種呈現多樣化特點,如澳大利亞櫻桃、智利藍莓、比利時梨、美國梨和檸檬、新西蘭蘋果等均大幅增長。主要進口原產國有泰國、越南、智利、美國等。
“來自東盟等傳統(tǒng)進口產地的水果穩(wěn)中有升,來自智利、美國、秘魯等非傳統(tǒng)進口產地的水果增勢尤為迅猛。”
面對進口水果激增的形勢,深圳檢驗檢疫局多措并舉,在確保水果快速便捷通關的同時,嚴把安全質量關。全年共從進境水果中截獲各類疫情128種、16092種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6種、672種次。
2014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在全國口岸中首次從進口法國蘋果中截獲蘋果牛眼果腐病菌,從進口菲律賓香蕉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新菠蘿灰粉蚧,連續(xù)多次從泰國進口龍眼中檢出二氧化硫含量超標,均已妥善予以處理。
南亞成深圳口岸水果出口新核心市場
近年來,我國與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發(fā)展迅速,加之近期雙方自貿區(qū)談判開啟,帶來各方面積極效應,雙邊貿易前景廣闊。由于深圳口岸靠近柑桔、橙等南方水果主產區(qū),船期密集,航線豐富,口岸運轉高效,深圳檢驗檢疫局緊抓南亞諸國人口眾多、市場消費潛力巨大的特點,多措并舉,助推我國水果暢銷南亞市場,取得積極成效。
據深圳檢驗檢疫局統(tǒng)計,今年以來截至2014年12月18日,深圳口岸出口南亞水果達613批次,重量1.64萬噸,貨值259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5%、6.5%和10.7%,南亞市場成為深圳口岸水果出口新的核心市場之一。
我國出口南亞水果主要為柑桔、橙、梨、蘋果等為南亞地區(qū)較少的溫帶品種,具有明顯的地域優(yōu)勢,加之價格優(yōu)勢明顯,極具吸引力,競爭力優(yōu)勢明顯。
深圳檢驗檢疫部門同時強調,近年來,東南亞和中東國家對我國水果進口的技術措施頻出,如印尼果蔬限制措施、馬來西亞農產品新規(guī)、伊朗果蔬禁運等,主要是針對出口水果中是否攜帶檢疫性病蟲害、農藥殘留,以及某些化學品殘留等,對我國水果正常出口形成制約。在水果出口貿易中,企業(yè)應全面了解掌握各國對進口水果的相關技術要求和最新動態(tài),包括農藥殘留標準、檢驗檢疫證書要求等,做好應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