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早稻剛收完,長沙縣金井鎮(zhèn)九溪源村的林正高就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種了。“辛辛苦苦幾個月,8畝田凈收入才千余元,真是不如出去打工。”
當時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年后的自己如此積極地違背了當初的“決心”。“今年一共種了47.7畝,估計能賺3萬多元。”現(xiàn)在像他這樣的種糧大戶,村里共有11個。
這樣的戲劇性轉(zhuǎn)變,其實源于九溪源村村支書林革新的一場“思變”。
困境:早稻利潤低,農(nóng)戶不積極
4月30日,站在金井的田間地頭,滿眼都是青蔥的禾苗。林革新向記者說起了這事的來龍去脈。“糧食生產(chǎn)的安全穩(wěn)定是國家大事,但這幾年種早稻的越來越少了。”林革新說,金井屬于長沙縣北部鄉(xiāng)鎮(zhèn),多為丘陵地帶,且農(nóng)田比較分散,水稻種植的機械化程度一直不高。
“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wù)工了,家里種幾畝田,還是得請人租農(nóng)機。”如今人工成本比較高,而早稻收購價卻比晚稻還低,這一升一降,種植早稻的利潤就非常微薄。“去年全村早稻的種植面積只有500畝。”作為村支書,林革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今年的一次外出學習中,林革新看到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合作社共享農(nóng)業(yè)機械,思路一下打開了。“通過這種模式,今年村里種植早稻的面積達到1400畝,大約是去年的三倍。”
對策:收集閑田,機械共享成本低
當時擺在林革新面前的,其實是個連鎖問題:早稻種植面積少是因為利潤低,利潤低則是因為種植成本高(收購價無法人為提高),成本太高又是因為機械化程度低。
理清了思路,他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村里召開大會,動員大家把閑下來的田借給大戶種,大戶種完了早稻,再還給所有者繼續(xù)種晚稻。“農(nóng)村是熟人社會,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好說話,所以很快就收集上來一大片田。”
第二件事,林革新則是“請人幫忙”。他找到當?shù)氐囊晃黄髽I(yè)家,說服其免費為村上提供了幾臺農(nóng)機,再加上幾個種糧大戶自有的機械,組成了一支共有11臺機械的“共享農(nóng)機隊”。
“今年翻耕的時候,大戶們只需人工費和油費,算下來每畝只要15元左右,比以前便宜多了。”林革新給記者算了算,按照這種模式,集體翻耕、收割,統(tǒng)一防疫、施肥,每畝田可節(jié)約600至800元,1000畝農(nóng)田最少可增收80萬元。
“共享機械使得種植成本大大降低,再加上種植面積的擴大,不僅化解了早稻無人種的尷尬,更是實實在在地在幫老百姓增收。”對于自己摸索出來的模式,林革新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