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麻豆精品无码人妻糸列_亚洲精品三级电影_亚洲精品中文字幕_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国产乱码_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寧波:植物實驗室 玩轉新農業(yè)

   日期:2015-09-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14    評論:0    

  這兩天,寧波江北三勤村一片千把平方米的空地上,種植大戶趙波張羅著建一個嶄新的蔬菜大棚。這可不是用普通塑料薄膜覆蓋搭起來的大棚,而是全玻璃鋼架結構的“真家伙”,就像造房子一樣。它的樣板就是寧波大龍設施農業(yè)工程示范中心的科研成果——“植物實驗室”。

  去年,“大龍設施”在三勤村試點建起占地10畝的玻璃大棚,專門研究農業(yè)和農作物的新玩法,比如,怎么給蔬菜擺造型、賣“顏值”;如何把1畝地當5畝地來種,畝產翻5倍;1個人怎樣管理起10畝農田,輕輕松松種地等等。今年研究初成,急著尋覓市場。

  稀奇古怪的“好玩”農業(yè)撓動了全村種植戶的“癢癢”,趙波成了第一個勇敢的嘗鮮者,這也讓實驗室成果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綠色植株盆中栽

  “植物實驗室”就隱身在一片農田間,全透明的玻璃房,一層樓高,方方正正,遠看還以為是一個工廠。

  進了實驗室,地上鋪著厚厚的薄膜式“地毯”,農田像家里一樣干干凈凈,眼前,所有的農作物都不著地,懸在一個個造型各異的“空中花盆”里,綠油油的植株漂浮半空,感覺進了未來世界。

  “好美,都可以當家居擺設了!”有人脫口而出。一旁,寧波大龍設施農業(yè)工程示范中心負責人龐利民笑著說,他們的蔬菜第一種賣法就是賣“顏值”。

  龐利民指著一個個螺旋式的架子說,這是專門為家居陽臺設計的蔬菜架,一排有五六個盆,上下共3排,兩米多高,上面植株密密麻麻,活脫脫一個綠色的柱子。

  “普通居民自家陽臺上騰出幾平方米就夠了,我們提供架子,蔬菜苗和種植的營養(yǎng)液,一整套看面積大小,約幾元到幾千元不等。”龐利民說,架子上面可以種上不同的蔬菜,非常好看,而且還能滿足居民一年的日常所吃的葉菜供給。

  美麗蔬菜還被用來當擺設。

  實驗室內,一排種在架子上的小青瓜瓜藤,整齊地攀爬在垂掛下來的繩子上,這是為家里的窗邊“量身打造”的,甚至還能擺在書桌上。一個垂直排列的架子是用來掛在墻壁上,讓人想起老房子外墻的爬墻虎。徑直往里走,不一會,就看見一個被各種葉菜包裹起來的龐然大物,約兩米的高度,頭頂尖尖。龐利民在一片綠色里摸索一番,一面綠墻被推開了,原來是一個精致的小屋。

  “這是我們培植的墻體蔬菜,用來裝扮墻面。”墻體蔬菜是種植在平鋪墻面上的一個個容器里的,容器裝著營養(yǎng)液,而每個容器間有管道相連,只需要通過管道往里增加溶液,就能養(yǎng)活植株,足以在城市里打造“森林小屋”。

  “未來,我們的蔬菜就以各種好看的樣子,進入千家萬戶,蔬菜不再僅僅是蔬菜。”龐利民說道。

  無土栽培零農藥

  在生菜種植區(qū),幾位采摘工人忙著收割生菜,而這已經是今年他們收獲的第8季蔬菜了。

  “種在普通的土地上,蔬菜一年只能收獲三四季,而我們可以收到十季左右。”龐利民說,蔬菜高產,賣的其實是技術。這里全都是無土栽培,科技含量很高。

  幾年前,龐利民帶著一支20多人的技術團隊開始研發(fā)高效農業(yè),他們把目光瞄準了種植需要的營養(yǎng)液和介質,團隊成員中有學農學的,更多的是學信息技術、設備制造的。“我們多次試驗,找到了最營養(yǎng)和易成活的配方,現在各種蔬菜都是在介質和營養(yǎng)液里種出來的,再加上恒溫控制,就能縮短生長期,多產出。”

  水培蔬菜技術或許不稀奇,可是在這兒,黃瓜、西紅柿等較大的瓜果也能實現無土栽培。

  只見,一排排半米高的鋼架子上,埋進了四四方方只有巴掌大的小花盆,盆里的棕色固體物質,就是介質了。“我們的介質不是普通的泥土,是用椰殼等有機材料加配營養(yǎng)劑調配而成,營養(yǎng)成分很高,一般種植瓜類需要一大片泥土,而我們只需要小小一捧介質,適時澆水和營養(yǎng)液補充,就能種出甜美瓜果來。”龐利民說道。

  在“植物實驗室”里,農作物都是層層疊疊種植的,這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一畝田相當于可以種出5畝農田的作物。

  “現在處于初試成功階段。蔬菜特別水嫩,又沒有用農藥,還是挺搶手的。像生菜,賣30元一斤,比普通生菜貴10倍,可私家廚房這樣的高端客戶都訂滿了。”龐利民算了下,這10畝地,一年下來,能生產5萬公斤的各類蔬菜,銷售額在300萬元左右。

  一人可種10畝地

  穿行在一排排蔬菜中的龐利民,和人們印象中的農民很不一樣,更像是做IT的。他斯斯文文,人挺精瘦,戴一副黑框眼鏡,說話語調不高。

  “現在,年輕人都不愿意做農業(yè),覺得又苦又累。我就想開發(fā)出一種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植方法。”龐利民說出了創(chuàng)建“植物實驗室”的初衷。

  “我是學建筑工程的。畢業(yè)后,偶然接觸到設施農業(yè),覺得挺有意思。當時,就有個朦朧的想法,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來生產農作物。慢慢摸索,做了十多年。我的心愿就是,種田不用像過去那么辛苦,不用看天吃飯,不用日曬雨淋不用滿身泥。”龐利民說,慢慢地,這個“植物實驗室”便有了雛形。

  記者隨龐利民來到了一旁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只見他點擊筆記本電腦上的一個軟件,一張涵蓋有溫度、濕度、光照、風向等各項氣象情況的數據圖表展現在大家眼前。

  “整個大棚里裝有20多個傳感器,這套自主研發(fā)的智能控制系統(tǒng)可以24小時監(jiān)測、記錄溫室里的數據變化情況,并通過自動開窗、灌溉等手段對溫度、濕度進行調節(jié),使得作物能在最適宜的環(huán)境中生長。”他說,這樣一來,只要會簡單的電腦操作,沒有農業(yè)基礎的人也可以做農民。比如,生菜什么時候需要澆水,要澆多少,怎么配有機的營養(yǎng)液,在傳統(tǒng)的種植中,都挺有難度的。現在,就簡單了,輸入代碼“01”,按下回車鍵就夠了。因為,系統(tǒng)會自動把水和這一生長周期需要的營養(yǎng)液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每株生菜上去,多余的水又會自動回收、處理。

  “以后,人工越來越值錢,從事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我相信,‘植物實驗室’的模式,會有市場的。這10畝地,平時只需要一個人打理就夠了,采摘的時候,再找?guī)讉€臨時工。”龐利民說道。當然,投入也不低。一次性設備投入要1000萬元,運行成本每年要10多萬元。

  “前幾天,比利時的農業(yè)專家來這里看了也嘖嘖稱奇,覺得很有特色,希望能一起合作。”初試成功后,龐利民更想把“植物實驗室”模式向普通種植戶“復制”,于是才有了開頭的那一歷史性的跨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