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有三寶:“鍋圪筒壘墻墻不倒,地下煤炭完不了,黃瓜干往外跑。”這通俗的俚語生動地概括出了平定土特產(chǎn)品的特點,前兩項指的是砂陶與煤炭,屬自然資源,而最后一項民間飲食文化的產(chǎn)物――小小黃瓜干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仲夏黃瓜豐收的季節(jié),我特意來到平定縣冠山腳下的黃瓜干原產(chǎn)地后溝與河頭兩村,尋覓享譽已久的“龍筋”黃瓜干,探尋這種最原始的脫水干菜手工傳統(tǒng)技藝的奧秘。
后溝河頭兩村相連,在平定城西4.5公里處的冠山腳下,這里三面環(huán)山,綠樹成茵,獨特的地域氣候和醇美水質(zhì),滋養(yǎng)著肥美的菜蔬瓜果。這是做黃瓜干的一家人,院落位于河頭村的高處,院門外、院門里一家三代人都在忙活著,老兩口64歲的郄孔林和60歲的趙轉(zhuǎn)林,做黃瓜干有三十多年了;忙前忙后的是二兒媳婦楊貴芳,還有放假休息的孫子孫女們,也都連耍帶笑地滾戰(zhàn)在黃瓜堆里。地道的平定話挺有趣兒,聽她們說做黃瓜干的工序特有意思,在他們的口中,黃瓜干被親切地簡稱為“干兒”,制作工序也就成了“刮‘干兒’”、“破‘干兒’”、“上‘干兒’”、“干‘干兒’”、“裝‘干兒’”、“賣‘干兒’”最后當然是“吃‘干兒’”,這繞口令式的制作過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我不由得加入他們的中間,想一睹究竟。
“刮‘干兒’”、“破‘干兒’”是烤制黃瓜干前的準備工作,這是由婆婆和二媳婦帶領孩子們在忙活,剛采摘的黃瓜是暗綠色的,經(jīng)過清洗后按瓜條的長短分類,半米左右的長度最合適做黃瓜干。成堆洗好的黃瓜堆在中間,幾個小女孩兒帶著小圍腰在“刮‘干兒’”,其實就是刮皮,刮子初看和家庭常用的刮皮器一樣,但細看縫很窄的,原來,這樣刮掉的皮比較薄。媳婦是破“干兒”的能手,手里的刀子形狀像小鐮刀,既能刮去瓜瓤又能剖切瓜條,切條時,先將刮皮后黃瓜縱切兩半,挖去瓜瓤,再分別補切一刀,一條黃瓜就順長破分為了四條,而瓜把處卻不割斷,這是為了便于串在架干上烤干。隨著上下翻飛的小刀,嫩綠的黃瓜們被分割得勻勻稱稱,那特有的清香味兒也陣陣襲來。大人孩子重復著的這種勞作,卻是一副很開心、很滿足的樣子,似乎她們手里的不是黃瓜干,而是滿滿的幸福與期待。
前期工作做完了,最關(guān)鍵的黃瓜干烤制,也就是“上‘干兒’”和“干‘干兒’”,該老爺子上場了。郄師傅表面上不修邊幅,干起活來卻是氣定神閑,粗中有細。他說,一天要干“一火”,“一火”其實就是烤黃瓜干的一個流程,需要一晝夜。先是要“上‘干兒’”,烤爐添足煤炭,待火著旺后,把搭在架子上的黃瓜干一架、一架地端著運送到烤房,并掛到架子上。接著就是更加繁重的工作“干‘干兒’”,新鮮進來的黃瓜條,要架在第一、第二層烤架上,粗的瓜條掛在中間,細的掛在邊上,烤房內(nèi)溫度要保持在50度左右,烤架各部分的溫度不同,脫水的速度也不同,為了使之均勻一致,每隔1小時要倒一次架,互換內(nèi)外架桿的位置??局七^程中,爐火越旺越好,火旺脫水快,瓜條色澤才能鮮艷,達到長期存放而色味不變。等到黃瓜條水分脫盡,萎縮成細條時,便成了黃瓜干,這時需將瓜干下架并密封于大缸內(nèi),“一火”就算完成了。
勞作中,郄師傅講起了黃瓜干的前世今生,據(jù)《平定縣志》記載,平定黃瓜干在后溝、河頭兩村從明洪武年間(1368--1398)就開始生產(chǎn)了,由于冬季沒有蔬菜,他們就把夏、秋兩季的大田菜進行干制后備做冬季食用。經(jīng)過漫長的實踐,終于掌握了用煤火烤制黃瓜干,即今日的“龍筋”黃瓜干。用來制作黃瓜干的是當?shù)氐奶厥馄贩N稱“平定黃瓜”,外表光滑無刺,色澤純綠,肉厚瓤少,特別適宜加工。平定黃瓜干由于口味獨特,清朝時被定為皇室貢品,享有“龍筋”之譽。關(guān)于“龍筋”黃瓜干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帝西巡,駐柏井驛(平定境內(nèi))休憩,在食用此品后,對其稱贊不已,此后平定黃瓜干就成了進貢朝廷的貢品。到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又親筆御批“龍筋”二字的龍票,以示“龍筋”黃瓜干的獨特,從此,“龍筋”黃瓜干真正成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