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記者從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了解到,10月中旬啟動的2014年度的中華鱘子二代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曾經參與過往年全人工繁殖的子一代中華鱘雌魚再次成熟并產卵出苗,這在中華鱘人工繁殖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jù)介紹,自2009年以來,中華鱘研究所已6次成功實施中華鱘子二代全人工繁殖。而今年全人工繁殖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參與繁殖的雌魚系第二次在人工調控環(huán)境成熟產卵,而在歷史上,人工培育的子一代中華鱘雌魚尚無連續(xù)繁殖先例。
此次全人工繁殖從10月14日開始,10月22日出苗結束。參與繁殖的雌魚為1992年野生中華鱘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體重95千克,曾于2009年首次成熟并繁殖成功;雄魚為1995年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體重55千克。此次繁殖共孵出魚苗6萬尾。
中華鱘研究所介紹,這組親魚順利實現(xiàn)多次成熟并繁殖成功,標志著該所中華鱘親本再成熟這一關鍵技術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再次填補該研究領域的空白。
在此次全人工繁殖過程中,該所還開展了雌核發(fā)育(單性繁殖)和凍精授精實驗。三峽集團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體系已趨于成熟,全人工繁殖已成為中華鱘物種保護的重要手段。同時,三峽集團正在制定系統(tǒng)的規(guī)劃,更好地保護這一珍稀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