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靠山吃山。但如果依靠的是一座座雜草叢生,滿山荊棘的荒山的話,那還真是不好靠它吃飯,甚至很多地方出現荒山就成了“貧窮”的代名詞。但如今在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粽粑鄉(xiāng)的大龍山卻變成了一座座青山,一座座“金山”,很多村民能夠在自家山頭里打工賺錢、分紅,他們卻慢慢過上了好日子,他們依托大龍山旱地,以姚石橋村花椒產業(yè)基地為核心,做強姚石橋村、蔣家院村花椒產業(yè)帶,輻射龍山院村大力發(fā)展花椒產業(yè);以皂角樹村核桃產業(yè)基地為核心,做強廖家溝村、蔣家院村、桐麻山村核桃產業(yè);種植規(guī)模達1萬多畝,年產值130多萬斤,銷售額超過1000多萬元,凈利潤400多萬元,并吸納本村村民27人成為固定員工,人均工資2萬余元。采摘期,吸納200多名村民前來務工,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我們通過詳細探訪,發(fā)現了當地群眾致富的秘密:滿山遍野的青花椒種植。
廣安市岳池縣粽粑鄉(xiāng)位于岳池縣西北部,幅員面積31.42平方公里,總人口24741人。全鄉(xiāng)境內丘陵起伏,溝谷縱橫,丘頂多為瘠土較難耕種,80%土地為深溝陡坡,農業(yè)產業(yè)化、規(guī)?;瘶O難發(fā)展,山區(qū)群眾收入長期得不到增長。該鄉(xiāng)能夠堅持干果產業(yè)的發(fā)展并獲得成功,我們先從一個當地村民說起?
此人就是農民企業(yè)家,粽粑鄉(xiāng)村民楊小蘭。
2007年,在重慶做了20多年花椒批發(fā)生意的楊小蘭,帶著自己學習來的花椒種植技術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有這么多土地,為什么不把它們變成錢?”楊小蘭說,當年她看到家鄉(xiāng)山坡上的土地全是荒廢的,加上當地老百姓很貧窮,大多是留守老人,她便想利用這些土地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當地老百姓一起發(fā)家致富。
楊小蘭正在查看花椒的生長情況
如今,60歲的楊小蘭建立起的“岳池縣大龍山花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已有3400畝花椒種植基地,豐收季節(jié)有200多人采集花椒。除了種植基地外,她還帶動周邊3個村近4000畝種植基地,帶動了農戶500多戶。楊小蘭說,“現在我種植的花椒已經銷往全國各地,每年都供不應求。今年產130多萬斤都不夠賣。”
“花椒樹結下的不只是一顆花椒,而是一顆“金果子”,一顆搖錢樹。”楊小蘭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當地農戶,一畝地能栽種100株花椒樹,盛產期能采摘2000多斤花椒,保守估計按一斤5元的凈利潤算,就能掙1萬元,她保守估計當地農戶年人均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而在她基地的工人,也都是當地6、70歲的老年人,“老兩口一年能掙5萬多元”。
五次發(fā)展,四次失敗,現終成功
原來,姚石橋村地處大龍山,距離粽粑鄉(xiāng)政府9.8公里,交通不便。地勢以山丘深溝為主,海拔750米,山多,田少,是有名的旱山村。多年來,由于山高無水源灌溉,土地貧瘠,收成差,農民不愿意耕種。山坡上的大片荒地由于多年無人耕作,長滿了一人多深的茅草、荊棘和灌木。
據姚石橋村支部書記鄭元全介紹說:“我們在村里想了很多辦法,搞了很多行頭把子(四川方言),以退耕還林模式種過柏樹、柑橘、柏楊樹、巨桉等,均已失敗。為了村里發(fā)展,2001年經粽粑鄉(xiāng)政府和村委會的共同努力,修通了該村出行的基礎路,基本解決了出行難問題!路是修好了,可如何發(fā)展產業(yè)帶領村民致富?”
第一次以退耕還林發(fā)展林業(yè)經濟種柏樹,可因為山上土地貧瘠,管理不到位,沒有栽活,現在山上還看到少量的幾株不足10厘米高的柏樹就是那時栽植的,根本沒有長。第二次,縣林業(yè)局又送來了柑橘樹,大家又是雄心勃勃地種植,可還是因技術和水源問題沒有成活。縣林業(yè)局第三次又送來了近3萬余株柏楊樹,村民又高高興興地栽種,可到頭來還是沒有成活。第四次又栽植了5萬余株的巨桉樹,幾乎栽滿了全部山頭,可最終還是沒有成活。這樣一來,全村村民心灰意冷,村村紛紛外出務工,山頭就這樣荒廢了!
農業(yè)技術員在為正在修枝的村民們傳授技術
2007年5月,老家粽粑鄉(xiāng)六角丘,現居住重慶的楊小蘭,長期和丈夫在重慶盤溪市場做花椒批發(fā)生意。經人引薦來到大龍山下的姚石橋村考察,她看上了該村位于大龍山山坡上的600多畝荒地,決定租下來種花椒。
村民們聽說她要在這荒山地里栽花椒,一些村民當面對她嘲諷道:“這山坡栽過巨桉,栽過柏樹,栽過柑橘,又有哪樣栽活過?我們男人都沒有干成的事,你一個女人真是異想天開!”
經過洽談,楊小蘭以每年每畝120元的租金租下537畝荒地。
楊小蘭回憶道,當時我聽了很不服氣,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好!
就是不吃不穿,也要帶動村民致富!
土地租下來后,楊小蘭租了一間民房住了下來,就近聘請村民一邊除草,一邊打窩,每天出工的人員便有八九十人??城G棘、除茅草、打窩栽苗,3個月后,4萬多株九葉青花椒苗栽下了地。
讓楊小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由于不少村民打窩時技術不規(guī)范,當年年底便有一半苗子死了,損失近10萬元。第二年開春后,楊小蘭又與村民一道上山補苗。但這一次,幾乎是每栽一窩,她都要現場指導、檢查。
正如村民所言,山坡地里茅草生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花椒苗的生長速度。每個月,楊小蘭都要請村民上山集中除草一次。而平時,則是她自己在山坡上料理。由于山上沒有生產便道,楊小蘭只好背著肥料上山,好幾次從兩三米的土坎上跌下來,其中一次直接造成尾脊骨骨折,在醫(yī)院住院治療十來天??伤廊粵]有放棄,沒有退卻。
“我下了這么大的決心,怎能輕易放棄?”丈夫肖昌福拗不過她,只得將重慶的花椒批發(fā)門市交給兒子、兒媳打理,也來到了大龍山支持妻子的花椒事業(yè)。2009年10月,夫妻倆在大龍山的山腰上建起了辦公用房和曬場,這里成了他們的又一個家。
2010年1月18日,在工商局登記成立了花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楊小蘭以資金入股,當地140戶農戶以土地入股,面積為704畝,2011年社員達270戶,入股面積為1249畝。
提供就業(yè)崗位,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近日,我們在大龍山花椒基地看到,數十位村民在業(yè)主楊小蘭的帶領下在給花椒樹修枝、防蟲,在該基地作業(yè)的村民黃仕前告訴我們,“他今年67歲,已經在這里干了7、8年了,家里有6口人,以前日子過得很苦,外出打工?年齡這么大,誰要?在家種地,沒收成,家里買點日用品,調料,就靠自己買點雞蛋,賣點竹子,現在可不一樣了。”他除了在這里每月能夠領到1800元的固定工資以外,還以土地入股,一年每畝分紅120元,兩口子一年能在他這里賺4萬多塊錢。還能夠照顧到家里,一年到頭家里還能養(yǎng)兩頭豬,過年殺殺年豬,日子過得非常紅火。
漫山遍野的花椒樹正在茁壯成長中
由于種花椒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除草、施肥、修枝、采摘都需要大量勞動力,該合作社為合作社成員及周邊農戶提供了上百個就業(yè)崗位。
據楊小蘭介紹說,他們還提供了大量的臨時崗位,臨時工實行計量制,合作社每年付給工人的工資達40萬元左右,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目標:把村干部培養(yǎng)成技術員,帶動家家戶戶種花椒
“修枝時剪刀要用下去點,不要用剪刀的尖尖。這個向下生長的枝也要剪去。”村主任黃先寬正在7組黃先祿的花椒地里指導修枝。
黃先寬說:“楊小蘭開始栽種花椒苗時,請來遠方的技術員指導,她就把我們幾個村干部喊到一起,實地聽課。我們一邊學一邊做一邊記,現在我們也成了技術骨干了!學到了技術,我自己家里也種了500多株花椒,今年收入了近萬塊錢!”
為了帶動村民致富,凡是來基地栽苗的農民,每人可免費在基地領回5株花椒苗。“全村家家戶戶都有四五株花椒樹,將來一年便可輕輕松松多收入幾百元。”
黃先祿接過話說到:“如今大家看到種花椒收入高,我們也在自家地里種了起來!我家今年種了2000多株,現在請我們村干部過來講種植技術。他們很熱情,經常來幫助我們除草、教我們怎么用藥殺蟲。”
“現在我們村民自家種花椒500株以上的有30多戶了。”村主任黃先寬接著說,“我們這個村發(fā)展好了,其他鎮(zhèn)村也過來學習了,因為這個村和我們村田挨田,土連土,今年他們請我當技術指導員,全村種植了3萬余株花椒苗。”
看著漫山遍野、郁郁蔥蔥、枝繁葉茂的花椒樹,楊小蘭告訴我們,今年合作社生產鮮花椒130萬斤,銷售額上千萬元?;ń窐淙矶际菍?,從明年開始,她不僅要賣干花椒,還要賣花椒籽,同時還準備新建深加工廠房,創(chuàng)新加工技術,做新鮮花椒深加工,增加產業(yè)附加值,讓合作社增收,讓老百姓加快致富腳步。
目前,岳池縣粽粑鄉(xiāng)大力發(fā)展干果產業(yè),以姚石橋村花椒產業(yè)基地為核心,做強姚石橋村、蔣家院村花椒產業(yè)帶,輻射龍山院村大力發(fā)展花椒產業(yè);以皂角樹村核桃產業(yè)基地為核心,做強廖家溝村、蔣家院村、桐麻山村核桃產業(yè);已經達到14000余畝,林下養(yǎng)雞突破20萬只。力爭到2020年,全鄉(xiāng)干果產業(yè)規(guī)模達到20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