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薯地飄香。商都縣屯墾隊鎮(zhèn)六盆地村種植大戶二姑娘的馬鈴薯基地機聲隆隆,人聲鼎沸,一片繁忙。
田間,馬鈴薯收獲機翻起的土豆黃橙橙一片,散落在黑黝黝的土地上,煞是好看。負責撿拾土豆的幾十個農(nóng)民工是清一色的女子,她們頭上包著五顏六色的圍巾,腰間裹上一打網(wǎng)袋,彎腰、蹲下、起立,把一袋袋土豆送到指定包裝袋。地頭,小四輪車把一袋袋土豆裝到客商的大貨車上……機械的轟鳴聲、人的吆喝聲,還有不遠不近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車輛……遠遠望去,一道獨特的豐收場景映入眼簾。
“我叫黃素芳,說我大名人們不知道,一說二姑娘,三里五村的人都知道。”正在地里忙活的二姑娘,一會兒接打手機,一會兒指揮車輛,忙得滿頭大汗。二姑娘說話干脆,普通話雖然不標準,但基本能聽懂。她說,經(jīng)常和侉子打交道交流太困難,逼著開始說“商普話”(帶有濃重商都方言的普通話)。她手指一眼望不到邊的馬鈴薯基地,言語間滿是興奮,今年我種了500畝“希森6號”和“希森3號”新品種,平均畝產(chǎn)都在4.5噸左右,價格還不賴,每斤6—7毛錢,現(xiàn)在當天收獲就能當天賣掉。
二姑娘拿起足有2斤重的大土豆告訴記者,現(xiàn)在當?shù)氐耐炼?ldquo;腿”可長了,主要銷往浙江、北京、南京等省市。過去是“收不收,吃一秋”,現(xiàn)在是變一季銷售為四季銷售,打的就是個時間差。她的馬鈴薯除了收獲時賣一部分還儲藏一部分,以便在冬春季市場土豆緊缺時出售。當然,要想站穩(wěn)市場,還得有個好品質(zhì)。“希森6號”等新品種表皮光滑、芽眼淺、干物質(zhì)含量高、口感好、產(chǎn)量高,是天南海北客商的搶手貨。就我個人而言,今年,我盤算大概就馬鈴薯一項可收入30萬左右。
“二姑娘是個女漢子,現(xiàn)在還是希森馬鈴薯公司代理烏蘭察布馬鈴薯籽種的經(jīng)紀人。”希森公司的老總們對二姑娘的工作贊許有加。她在公司靠“量積分”和“返點”掙錢,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熟悉她的人都說,別看二姑娘掙錢,那是她辛苦付出的結果。二姑娘每天五點鐘起床,忙得陀螺轉(zhuǎn)。女兒在集寧讀書,半年也見不上媽媽一次;老公在鐵路局上班,兩個人都快成陌生人了,每天就是在電話上聊聊。“不過,到冬天農(nóng)閑時,可以團聚幾天。”二姑娘說,為了打出商都馬鈴薯品牌,自己賺點小錢,苦點累點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