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研網(wǎng)消息,今年,舟山漁場稀罕事不斷:繼螃蟹賣出“白菜價”之后,鮸魚也緊隨其后,價格之低讓人匪夷所思。
“我專營鮸魚有十來年了,像今年這么高的產(chǎn)量還是頭一次碰到。”舟山國際水產(chǎn)城最大的鮸魚經(jīng)銷商劉維華說,8月底起,舟山漁場上鮸魚開始旺發(fā),9月至11月,3個月時間他收購鮸魚就有近2000噸,而往年最高不超過500噸。據(jù)他估算,今年舟山捕獲的鮸魚在萬噸以上,總產(chǎn)量比往年高了好幾倍。
高產(chǎn)量“驚呆”經(jīng)銷商
在水產(chǎn)城碼頭,記者看到,漁民從船艙里卸下一箱箱新鮮鮸魚,通過滑道,在碼頭接應的裝卸工人熟練、快速接過魚箱裝進運輸車里。
在劉維華開設的水產(chǎn)城中沙頭42號門市部里,裝滿鮸魚的一簍簍魚箱壘得高高的,運貨車來回穿梭,源源不斷地把鮸魚從碼頭運來。在加工場地,女工們按級分揀、裝盤、過秤、撒冰,然后裝車運送到全國各地。“我主要供應溫州市場,這幾天每天發(fā)貨都在一萬斤以上。”
產(chǎn)量劇增,價格卻減了很多。劉維華介紹說,去年大鮸魚市場價每斤50至60元,小鮸魚30至40元,今年明顯低于去年,“價格差不多下跌了一半,大量上市的那陣子跌得更慘,集貿市場上五六元、十來元一斤都可以買到。像三四指寬的小鮸魚,直接從漁民那里買,最低的時候一斤二三元錢就夠了。”
對此,白沙島漁老大張偉祥也深有同感。張偉祥是捕鮸魚高手,五年前,他捕到一條147斤重的大鮸魚,最后賣出12.8萬元的高價。“阿拉捕魚人當然知道,大鮸魚值錢的地方是這條魚膠(膘),它用來滋補身體,且越大越好。”今年,他雖然沒有捕獲大鮸魚,但產(chǎn)量明顯提高了,“比起往年,產(chǎn)量翻番,但收入沒有增加多少。”張偉祥在白沙島附近的漁場捕撈鮸魚,“一網(wǎng)總能捕到上百斤,這跟過去撒幾網(wǎng)才能捕到幾條天差地別??纯匆彩窍矚g,就是今年的價格實在太低了。”
“白菜價”樂壞馬大嫂
“寧可忘割廿畝稻,切勿忘記鮸魚腦。”鮸魚以其肉味鮮美和極高的藥用價值聞名于世,捕撈季節(jié)也恰在稻谷收割季節(jié),舟山民間因此有這樣的民諺。
記者近日走訪市區(qū)多家集貿市場發(fā)現(xiàn),鮸魚已成了水產(chǎn)品攤點最大的主角,大小不一的鮸魚,被擺在最醒目位置。不少攤主一邊忙著將顧客買好的鮮魚刮鱗、開膛剖肚,一邊向其他詢價的顧客推銷:“最近鮸魚便宜,天氣又好,多買些回去曬魚鲞吧。”
在普陀金葉市場,賣海鮮的攤主告訴記者,這幾天買鮸魚曬鲞的顧客很多,他的攤點每天能賣掉200斤以上鮸魚,不少顧客都是一次性花上二三百元買回家曬鲞。曬魚鲞的鮸魚大小在半斤左右最好,大的價格稍貴,用來曬鲞不合算。
定海桔園菜場水產(chǎn)攤位一攤主告訴記者,今年鮸魚銷量比去年翻了一番還多。“去年拿貨時是幾條幾條拿的,今年則是幾箱幾箱拿的。”數(shù)量多了,價錢自然也就便宜了。攤主們說,與去年相比,今年鮸魚的價格只有去年的四分之一,一些個頭中等的鮸魚價格甚至比很多蔬菜的價格還要低。三四指寬的鮸魚,現(xiàn)在只需四五元一斤,而再大些的
最多也只賣到一斤十元出頭。
在普陀最大的集貿市場——東河市場,一位姓張的主婦一口氣買了二十來斤鮸魚。“你看,這小條的才五元一斤,買回去紅燒、清蒸、腌制,都行。比比去年,現(xiàn)在的價格簡直是‘跳樓價’。”
探原因專家也迷茫
今年的鮸魚為何這么多?帶著這個疑問,記者探詢了諸多漁民和經(jīng)銷商。“估計是放流的結果吧。”多數(shù)人這樣認為,像今年螃蟹捕獲量的急劇增加,主要是因為這些年的增殖放流,鮸魚產(chǎn)量的上升也是放流的原因。然而記者從舟山市海洋與漁業(yè)局了解到,近年來舟山海域沒有放流過鮸魚苗,最近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放流是在2008年的5月,約10萬尾鮸魚苗放流入舟山灰鱉洋海域。
“10萬尾魚苗跟大黃魚、墨魚、蟹動輒放流成百萬上千萬尾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不可能產(chǎn)生如此大的效果。”
那么跟海洋水產(chǎn)生物鏈是否相關?當初解釋螃蟹增加的諸多原因時,許多水產(chǎn)專家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海中魚少了,螃蟹就增多了。但鮸魚屬于正兒八經(jīng)的魚類,又該怎樣解釋現(xiàn)在的這種情況?對此,漁業(yè)部門和一些水產(chǎn)專家也覺得有些迷茫。一位從事多年水產(chǎn)研究的專家說,原因比較復雜,目前沒法搞清楚,但肯定不止增殖放流、海洋生物鏈這些因素。
據(jù)介紹,鮸魚俗稱米魚,屬于暖溫性底層海魚,棲息于水深15—70米,底質為泥或泥沙海區(qū)。每年8至11月為舟山群島鮸魚的漁汛期,鮸魚的主要捕撈方法為底拖網(wǎng)或延繩釣。東海漁場是鮸魚主產(chǎn)區(qū),尤以東海的舟山群島產(chǎn)量最大,舟山國際水產(chǎn)城則是收購集中地。前些年鮸魚是越捕越少,記得記者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灰鱉洋捕鮸魚》,發(fā)表在2010年9月10日的《浙江日報》上,說的是舟山漁民在大海中撒了300頂網(wǎng),結果只捕到11條鮸魚。當時記者還發(fā)出感嘆,不知資源急劇衰退的鮸魚是否會像大黃魚一樣,成為一道消失的風景。
會是曇花一現(xiàn)嗎?在享著口福的同時,不少百姓也有隱隱的擔擾?,F(xiàn)在捕了這么多小鮸魚,明年還能有大鮸魚嗎?能不能捕大留小,不過度捕獲?百姓們希望有關部門好好研究這個現(xiàn)象,找出原因,合理捕撈,以便能更好地利用鮸魚資源,保護鮸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