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之玉”“吉娃娃”“花月夜”“羅密歐”……這些聽上去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名字,其實(shí)是一種植物。他們看上去像仙人掌家族的“親戚”,但卻比仙人掌更晶瑩剔透,或粉、或翠綠、或藍(lán)紫,一簇簇放在小盆里,憨態(tài)可掬。這種小型綠色盆栽在潯城市民中,特別是女孩之中非常走俏,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大名,叫多肉,也有人叫肉肉。
與前些年較高的價格相比,今年,由于本土供應(yīng)商的加入以及市場的變化,潯城市場上的多肉植物價格已經(jīng)明顯有所下跌,而隨著氣溫的升高,多肉也迎來了銷售旺季。
多肉價格較去年下降近50%
在九江學(xué)院附近的一家小店里,多肉植物被店主放在店門口的顯眼位置,來往的顧客都會多看上一眼。“去年就開始賣了,便宜的十塊錢一盆,最貴也就五十元。”店員李小姐說,去年的時候,多肉進(jìn)價還挺貴的,今年開始,價格普遍下降了,價格降了,來買的學(xué)生更多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十多盆,有時候貨不夠,還得訂貨。”
在九江花鳥大市場,一家專營多肉植物的商戶孔祥玉告訴記者,今年多肉植物價格與去年相比的確有了明顯下跌,有些甚至遭遇了腰斬。
“有的品種價格跌了一半,有的品種跌得比一半還要多。”孔祥玉說,去年炒得比較火的“夢露”價格在40元至80元之間,今年最便宜的時候只要20元。“芙蓉雪蓮”也跌了一半的價格,造成大量多肉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國內(nèi)的種植量越來越多。“不過,一些好品種的多肉價格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價格。比如‘桃蛋’,大品種的價格要幾百甚至上千元,8公分的‘羅密歐’要近百元。”
市民周嵐是多肉愛好者,家里種了近十盆小多肉。“我養(yǎng)多肉快兩年時間了,最開始只能在網(wǎng)上買,那時候很稀罕價格也高,現(xiàn)在九江就有的賣了,可以去店里挑選,價格也合適。”
有普貨貴貨韓貨之分普貨最受大眾青睞
在外行人眼里,多肉就是一盆盆小盆栽,但在胡榮娟這個內(nèi)行人眼里,多肉卻有著普貨、貴貨還有韓貨之分。
胡榮娟在九江縣港口街鎮(zhèn)開了一家面積達(dá)5畝的多肉大棚,種植的多肉品種有近400種。“我自己本身很喜歡多肉,后來就想著把愛好變成事業(yè),去年年底開起了這個多肉大棚。”胡榮娟說,自己大棚里產(chǎn)出的多肉除了銷往市內(nèi),也會遠(yuǎn)往廣東、蘇州、上海等地。“貴的多肉一般被稱作貴貨、韓貨,都是幾百元,甚至超過一千元,韓貨更貴,是來自韓國的品種,最頂級的品種要幾萬元。”胡榮娟說,現(xiàn)在多肉還沒有普及開來,一般市民都會選擇便宜一點(diǎn)的普貨。
在孔祥玉的多肉店里,銷量最好也是價格在5到10元的“虹之玉”“吉娃娃”等普貨??紫橛裾f,對于不了解多肉的人來說,他們所購買的多肉不會超過20元,如果是多肉玩家,就會選擇購買幾百元甚至更貴的品種了。而批發(fā)客戶也主要以購買幾元到十幾元的多肉居多。“每年的二到五月中旬,九到十一月份是多肉的銷售旺季,最近生意還不錯。去年一天最多能銷售2000元左右。”
入門多肉不宜太貴掰下一片葉子就可以繁殖
“都說多肉好養(yǎng),可是我卻養(yǎng)不活。”市民徐小姐今年年初買了兩盆多肉,可是沒養(yǎng)多久多肉的葉子就萎縮了,感覺像是缺水。“我看別人的養(yǎng)得都胖乎乎,真的是肉肉的,再一對比我養(yǎng)的,太難過了。”
春季萬物萌發(fā),暖暖的春風(fēng)將多肉植物從冬季休眠中喚醒,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大部分多肉植物都迎來了旺盛的生長季。周嵐說,種植多肉,最關(guān)鍵的一點(diǎn)就是保證充足的陽光。“最好放在陽臺或者窗臺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露天種植就更好。一般來說,放在陽臺窗臺種植的多肉會比放在室內(nèi)、桌子上的要好看些,生命力也更旺盛一些。如果陽光不充足,多肉就會長得特別高,不夠飽滿好看。”
“水的話,這個季節(jié)小花盆大概7天澆一次,但在夏天,有的多肉植物甚至可以停水種植。如果很久沒澆水發(fā)現(xiàn)葉子皺了,只要澆點(diǎn)水,第二天多肉就會恢復(fù)到原來的狀態(tài)了。但如果澆水頻率太高,多肉就很容易死了。”孔祥玉還表示,多肉繁殖很容易,只要掰下一片葉子就可以繁殖。
另外,胡榮娟也建議想種植多肉的新手,第一次種植不要選擇太貴的品種。購買時,多看看多肉的品相,看看葉子是否完整,葉子的紅邊和紅尖有沒有長出來,是不是長得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