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菇又名雪茸,刺芹側耳,肉肥厚,質脆嫩,色澤乳白,味道鮮美,含有杏仁香味,營養(yǎng)豐富,是一種深受歡迎的珍稀菇品。在國內外市場銷路暢,價格穩(wěn)定,效益極好。杏鮑菇屬于低溫型品種,南北省區(qū)均可適應。栽培模式目前主要用塑料袋進行室內外架層栽培,也可以采取袋料覆土栽培,生物轉化率達100%。商品性狀好、耐貯、耐運,冷藏、冷運期可保鮮20天以上,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興珍菇。
一、適生條件
杏鮑菇為亞熱帶草原、干旱沙漠地區(qū)一種特殊的食用菌。根據(jù)我們幾年的試驗研究。其生態(tài)條件要求如下。
1.營養(yǎng)杏鮑菇是一種分解纖維素、木質素能力較強的食用菌,生長發(fā)育要求豐富的炭源和氮源。實踐證明,棉籽殼與雜木屑為理想的培養(yǎng)料,并輔以麥麩、米糠及其他微量元素。
2.溫度 菌絲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3~25℃。原基形成最適溫度是12~15℃。子實體發(fā)育的溫度因菌株而異,一般為12~21℃,最適10~15℃,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溫,以10~15℃為宜。
3.水分杏鮑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菌絲生長階段培養(yǎng)基含水量以60%~65%為宜??諝庀鄬穸纫笤?0%以下,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階段相對濕度要求90%~95%。
4.空氣 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fā)育都需要新鮮的空氣。但在菌絲生長階段,袋中積累的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原基形成和子實體分化需要充足的氧氣。
5.光線 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需要散射光300~800勒克斯照度。
6.pH值 菌絲發(fā)育最適pH值為6.5~7.5,出菇pH值5.5~6.5。
二、規(guī)范化栽培管理
1.選準栽培季節(jié) 溫度太低或太高都影響子實體形成,要根據(jù)氣候條件和出菇溫度,安排好栽培季節(jié)。南方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區(qū),宜在秋末初冬接種;500米以上高山和北方省區(qū),可在春末接種,并以此為起點提前70天進行菌種制作。
2.培養(yǎng)基配制栽培原料比較廣泛,如雜木屑、棉籽殼、甘蔗渣、玉米芯、豆稈、廢棉等均可作栽培原料。①雜木屑40%、棉籽殼33%、麥麩25%、蒸糖1%、碳酸鈣1%。②雜木屑30%、棉籽殼25%、麥皮20%、豆稈粉或玉米芯23%、蔗糖1%、碳酸鈣1%。料與水比例為1∶1.1~1.2。試驗結果表明,棉籽殼和木屑添加麥麩和玉米粉能促進菌絲營養(yǎng)生長,有利提高產量。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攪拌均勻即可裝袋。選用12厘米× 55厘米或13.5厘米×55厘米塑料袋。裝袋后立即上灶,常壓滅菌。要求100℃保持18~20小時,達標后卸袋冷卻。
一、適生條件
杏鮑菇為亞熱帶草原、干旱沙漠地區(qū)一種特殊的食用菌。根據(jù)我們幾年的試驗研究。其生態(tài)條件要求如下。
1.營養(yǎng)杏鮑菇是一種分解纖維素、木質素能力較強的食用菌,生長發(fā)育要求豐富的炭源和氮源。實踐證明,棉籽殼與雜木屑為理想的培養(yǎng)料,并輔以麥麩、米糠及其他微量元素。
2.溫度 菌絲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3~25℃。原基形成最適溫度是12~15℃。子實體發(fā)育的溫度因菌株而異,一般為12~21℃,最適10~15℃,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溫,以10~15℃為宜。
3.水分杏鮑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菌絲生長階段培養(yǎng)基含水量以60%~65%為宜??諝庀鄬穸纫笤?0%以下,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階段相對濕度要求90%~95%。
4.空氣 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fā)育都需要新鮮的空氣。但在菌絲生長階段,袋中積累的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原基形成和子實體分化需要充足的氧氣。
5.光線 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需要散射光300~800勒克斯照度。
6.pH值 菌絲發(fā)育最適pH值為6.5~7.5,出菇pH值5.5~6.5。
二、規(guī)范化栽培管理
1.選準栽培季節(jié) 溫度太低或太高都影響子實體形成,要根據(jù)氣候條件和出菇溫度,安排好栽培季節(jié)。南方海拔在300米以下地區(qū),宜在秋末初冬接種;500米以上高山和北方省區(qū),可在春末接種,并以此為起點提前70天進行菌種制作。
2.培養(yǎng)基配制栽培原料比較廣泛,如雜木屑、棉籽殼、甘蔗渣、玉米芯、豆稈、廢棉等均可作栽培原料。①雜木屑40%、棉籽殼33%、麥麩25%、蒸糖1%、碳酸鈣1%。②雜木屑30%、棉籽殼25%、麥皮20%、豆稈粉或玉米芯23%、蔗糖1%、碳酸鈣1%。料與水比例為1∶1.1~1.2。試驗結果表明,棉籽殼和木屑添加麥麩和玉米粉能促進菌絲營養(yǎng)生長,有利提高產量。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攪拌均勻即可裝袋。選用12厘米× 55厘米或13.5厘米×55厘米塑料袋。裝袋后立即上灶,常壓滅菌。要求100℃保持18~20小時,達標后卸袋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