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采種通常采用秋季育苗大株采種和早春育苗小株采種,這兩種方式經過種株越冬貯存和育苗移栽等環(huán)節(jié),周期長、費工、產量低。近年來我們采用春季淺溝直播采種技術,使幼苗能在膜下淺溝中生長一段時間,代替了秋季育苗越冬貯藏和早春育苗移栽等環(huán)節(jié),縮短了生產周期,簡化了采種程序、降低了成本、并使產量穩(wěn)定在80~120公斤,比大株采種產量50~70公斤增產了60%~70%,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因此,該技術值得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現(xiàn)將其采種技術總結如下。
一、選地、整地萵筍是自花授粉作物,由于昆蟲也可以進行異花傳粉,有一定的異交率,因此應選擇品種間有300米隔離條件的,土質疏松,有機質豐富,墑情好,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壤土;有利于早發(fā)苗和花期授粉充足,選好后,667米2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深翻耙勻,以待播種?! ?nbsp;
二、適時早播根據(jù)萵筍對環(huán)境條件適應性要求,本地播期宜選擇3月上旬頂凌播種,播量20~25克/667米2,采用平畦寬窄行播種,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在窄行兩邊開溝6~8厘米深,雙粒點播,株距20厘米播后蓋1厘米細土,保留播種溝深5~6厘米,后窄行覆蓋地漠,保證幼苗在播種溝內正常生長?! ?nbsp;
三、加強苗期管理
1、及時放苗。4月初萵筍出苗、外界氣溫平均5~6℃不適于幼苗露天生長,幼苗應在膜下播種溝內生長到3~4片真葉,當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0~12℃時,及時放苗,并壓實膜口,5至6葉時及時定苗,每667米2保苗6000~7000株。
2、中耕除草,培育壯苗。萵筍出苗到定苗注意培土壓膜,防止膜內雜草滋生,并對寬行內進行2~3次中耕,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以利蹲苗,促進根系發(fā)育,培育壯苗。
3、害蟲防治。萵筍蟲害主要是蚜蟲,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70%氧樂菊脂1000倍液或50%ddv800倍液等藥劑防治,后期植侏封壟,能明顯抑制蚜蟲的發(fā)生,可以不噴藥防治。
四、田間管理
1、合理灌水、施肥。萵筍在定苗后進入發(fā)棵期,結合施用尿素20公斤、磷酸二銨1公斤,灌第1水;進入抽薹期灌第2水,并追15公斤尿素;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開花授粉期保證對水分需求;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噴施0.1%硼砂溶液50公斤/667米2。促進開花授粉,開花期過后,控制水分,促進種子迅速成熟?! ?nbsp;
2、清雜去劣。萵筍在抽薹前,品種特征特性已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進行田間雜株的清理工作。拔除雜株和長勢明顯衰弱的劣株,來保證純度?! ?nbsp;
3、病害防治。萵筍生長中后期,如遇連續(xù)陰雨,田間濕度大,通風不良,容易發(fā)生霜霉病、軟腐病等病害,應及早預防。灌水后和雨后及時中耕,降低田間濕度,清除植株中下部老葉,便于通風透光,對已發(fā)病植株,噴藥防治,選用50%甲霜銅1000倍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噴灑防治?! ?nbsp;
4、適時采種,清選種子萵筍種子細小、種株不同部位成熟期相差很大。果實成熟后,遇白天高溫果實易開裂,使種子遇風飛散,因此必須及時收獲。待植株中上層果實變色,種株葉片發(fā)黃,種子上生有白色傘狀冠毛時應及時掌握在晴天早晨有露水或陰水收獲,晾曬打碾,消除雜質,當種子含水量達到70%時即可包裝貯藏。
一、選地、整地萵筍是自花授粉作物,由于昆蟲也可以進行異花傳粉,有一定的異交率,因此應選擇品種間有300米隔離條件的,土質疏松,有機質豐富,墑情好,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壤土;有利于早發(fā)苗和花期授粉充足,選好后,667米2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深翻耙勻,以待播種?! ?nbsp;
二、適時早播根據(jù)萵筍對環(huán)境條件適應性要求,本地播期宜選擇3月上旬頂凌播種,播量20~25克/667米2,采用平畦寬窄行播種,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在窄行兩邊開溝6~8厘米深,雙粒點播,株距20厘米播后蓋1厘米細土,保留播種溝深5~6厘米,后窄行覆蓋地漠,保證幼苗在播種溝內正常生長?! ?nbsp;
三、加強苗期管理
1、及時放苗。4月初萵筍出苗、外界氣溫平均5~6℃不適于幼苗露天生長,幼苗應在膜下播種溝內生長到3~4片真葉,當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0~12℃時,及時放苗,并壓實膜口,5至6葉時及時定苗,每667米2保苗6000~7000株。
2、中耕除草,培育壯苗。萵筍出苗到定苗注意培土壓膜,防止膜內雜草滋生,并對寬行內進行2~3次中耕,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以利蹲苗,促進根系發(fā)育,培育壯苗。
3、害蟲防治。萵筍蟲害主要是蚜蟲,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70%氧樂菊脂1000倍液或50%ddv800倍液等藥劑防治,后期植侏封壟,能明顯抑制蚜蟲的發(fā)生,可以不噴藥防治。
四、田間管理
1、合理灌水、施肥。萵筍在定苗后進入發(fā)棵期,結合施用尿素20公斤、磷酸二銨1公斤,灌第1水;進入抽薹期灌第2水,并追15公斤尿素;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在開花授粉期保證對水分需求;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噴施0.1%硼砂溶液50公斤/667米2。促進開花授粉,開花期過后,控制水分,促進種子迅速成熟?! ?nbsp;
2、清雜去劣。萵筍在抽薹前,品種特征特性已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進行田間雜株的清理工作。拔除雜株和長勢明顯衰弱的劣株,來保證純度?! ?nbsp;
3、病害防治。萵筍生長中后期,如遇連續(xù)陰雨,田間濕度大,通風不良,容易發(fā)生霜霉病、軟腐病等病害,應及早預防。灌水后和雨后及時中耕,降低田間濕度,清除植株中下部老葉,便于通風透光,對已發(fā)病植株,噴藥防治,選用50%甲霜銅1000倍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噴灑防治?! ?nbsp;
4、適時采種,清選種子萵筍種子細小、種株不同部位成熟期相差很大。果實成熟后,遇白天高溫果實易開裂,使種子遇風飛散,因此必須及時收獲。待植株中上層果實變色,種株葉片發(fā)黃,種子上生有白色傘狀冠毛時應及時掌握在晴天早晨有露水或陰水收獲,晾曬打碾,消除雜質,當種子含水量達到70%時即可包裝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