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黃瓜是近幾年深受市場歡迎的蔬菜新品種。北京地區(qū)冬季氣溫低,農民采用傳統(tǒng)日光溫室生產有一定困難,往往因為地溫低、病害發(fā)生嚴重而造成減產甚至絕產、絕收。北京市密云縣種植業(yè)服務中心連續(xù)兩年在日光溫室試驗水果黃瓜高產高效生產技術,取得較好成效。結果表明,冬季日光溫室采用內外結合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能有效的提高棚室地溫4~6℃以上,增加棚室二氧化碳濃度到1800×10E-6,提高作物抗病性,減少病害發(fā)生,減少用藥 80%。減少肥料使用量60%~80%。黃瓜抗病、早熟、坐果多,高產、優(yōu)質、不早衰,能夠正常越冬,平均667平方米產達到了7500千克。
1.栽培模式
日光溫室冬茬栽培,10~11月定植,次年6月底以后拉秧。日光溫室頂高3米,內跨6.5~7米,后墻培土1.5米以上,12月中旬~1月份采用雙層覆蓋(1層草簾加1層薄膜或防寒布)。
2.選擇適宜品種、培育壯苗
根據(jù)茬口安排,選擇抗病優(yōu)質的新品種,如荷蘭壯瓜、以色列百金、4401或國產迷你黃瓜系列品種。提倡用黑籽南瓜嫁接育苗,以增強抗寒性。采用營養(yǎng)塊、營養(yǎng)缽育苗,減少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3.建外置反應堆
所謂外置反應堆是指在棚室的一端建一個生物秸稈反應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大量的有益生物孢子,通過輸氣管道輸入棚室,為作物進行二氧化碳施肥。分標準式和簡易式兩種,一般70~80米長的棚室設一個即可。具體步驟如下。
3.1通氣道的建造 在棚室內的一端,挖一深60~80厘米、寬80~100厘米,長4.5~5米的土池子,標準式是用磚和水泥襯砌,簡易式是用不漏的薄膜鋪襯。池子上面橫放幾根水泥桿或木棍,用來騰放玉米秸稈。這個池子就是反應堆的通氣道,也是浸出液的儲蓄池。
3.2拌菌種 一個外置反應堆需要生物秸稈專用菌2~3千克,與麥麩和水拌勻發(fā)酵后撒在秸稈上。發(fā)酵時間不少于6小時、不超過3天。方法是:1千克生物秸稈專用菌+麥麩15千克+水12千克拌勻,用手攥一下,手指縫見水表示水量合適,堆制4~5小時。之后平鋪發(fā)酵2~3天,厚度是10~20厘米。發(fā)酵過程中要蓋不透明但透氣的覆蓋物,如草簾、麻袋、編織袋等,備用。
3.3在通氣道上面堆玉米秸稈和菌種將成捆的玉米秸放在水泥桿或木棍上面,30~40厘米厚的秸稈加一層菌種,連續(xù)3~4層。一個反應堆約需要1000~1500千克玉米秸。堆好后噴清水,以噴透為準,然后蓋舊薄膜保濕,蓋膜不可過嚴,膜四周要留出10厘米高的空隙,以利通氣,促進發(fā)酵。
3.4提取反應堆內的浸出液 向反應堆淋水后,水會滲到通氣道內。在通氣道的一頭設一出水口,可用小水桶提取。開始瀝出的水可重復淋到反應堆上2~3遍。以后每7~10天向反應堆上淋1次水,瀝出的水即為浸出液,內含大量的有機質和有益生物菌,可用來灌根和噴葉,起到葉面施肥和防病的作用。
3.5抽氣 外置反應堆建好3天后就可以產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和有益的生物孢子。用一個小電機(150瓦)抽出,通過設在棚膜下方輸氣道輸入棚內,為作物進行二氧化碳施肥。經測定二氧化碳濃度可以達到1800×10E-6。晴天早上8∶30分開機,放草簾前關機,陰天可以適當減少開機時間,但也要保持開機5小時左右。
3.6補料 外置反應堆內的生物秸稈會因為發(fā)酵而逐漸消耗,50~60天大約消耗60%左右,需要隨時補充秸稈及菌種,一般8個月的生長期內需要填加2~3次,同樣是每30~40厘米秸稈加一層發(fā)酵好的菌種。每次需要補充秸稈500千克、專用菌1千克左右。
4.建內置反應堆
所謂內置反應堆是指在定植行下面,填埋生物秸稈(玉米秸、雜草、樹葉、未腐熟的馬糞、牛糞、羊糞都可以)和生物菌種,10~12米的棚室需要1千克專用菌,需要根據(jù)棚室的長度計算好所需生物菌量,用同樣的方法提前發(fā)酵好備用。內置反應堆分3種,可根據(jù)自身條件選擇使用。①生物秸稈+菌種。②生物秸稈+牛、羊、馬糞(未腐熟)+菌種。③牛、羊、馬、兔糞(未腐熟)+菌種。
4.1生物秸稈+菌種反應堆的具體做法 定植前在小行(定植行)下開溝,溝寬與小行相等,一般60~80厘米,溝深20~25厘米,溝長與小行長相等,起土分放兩邊。接著填加秸稈,長的、硬的放下面、短的、軟的放上面;鋪勻塌實,厚度25~30厘米,溝兩頭露出10厘米秸稈,以便進氧氣。秸稈的用量為每畦250根玉米秸左右,捆成10~12捆填入。填完秸稈后,將菌種均勻撒在秸稈上,用鐵锨拍一遍。放好玉米秸和菌種后把起土回一半填于秸稈上,澆水濕透秸稈,2~3天后用剩余起土找平起壟,秸桿上土層厚度保持15~18厘米。
4.2作物秸稈+牛、羊、馬糞(未腐熟)+菌種的具體做法
4.2.1用量 作物秸稈和牛、羊、馬糞(未腐熟)各占一半(或秸稈2/3,肥料1/3)。
4.2.2做法 先把秸稈鋪好后放1/3發(fā)酵好的菌種,再鋪上糞,之后將剩余菌種鋪在糞肥上,覆土方法同上。
4.3牛、羊、馬、兔糞(未腐熟)+菌種的做法 在挖好的反應堆溝內填30厘米厚的糞肥,上面撒菌種,然后蓋土,方法同上。
4.4及時打孔 當澆水2~3天找平起壟后,要立即打孔,等待定植??状蛟谥昃嘀g,孔距20厘米,孔徑1~3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標準,目的是促進通氣發(fā)酵,必須及時做。
5.適時定植
內置反應堆作好后就可以定植了。定植穴不宜過深,定植密度不宜過大,比常規(guī)栽培要小20%~25%。水果黃瓜的行距是1.5米,株距是0.25米,采用大小行(大行0.8米,小行0.7米),雙行定植。定植水最好采用外置反應堆的浸出液,按穴澆灌,每穴500毫升左右,扣地膜,扣完膜要重復打孔,把地膜打穿,目的是通氣促發(fā)酵。定植后第三天澆一小水,以利緩苗。澆水要采用膜下暗灌的方式,澆在反應堆上。
6.田間管理
6.1黃瓜長到12~16片葉時的管理:采用生物秸稈反應堆技術,黃瓜長勢旺,當長到12~16片葉時,是管理的關鍵時期。此時要加強溫度和施肥管理,保持營養(yǎng)與生殖生長的平衡,促進多結瓜、結好瓜。溫度上要用較低的夜溫控制營養(yǎng)生長,即早晨揭簾時棚室溫度掌握在10~11℃。肥料上要用“農保贊3號”(有機液肥)每667平方米1000毫升灌根,同時用“農保贊3號”500倍液葉面噴施,促進開花結果。
6.2.水、肥及田間管理 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生產黃瓜,澆水次數(shù)比常規(guī)生產要減少30%左右,每次的澆水量與常規(guī)管理相同,需要采用膜下暗灌的方法,將水澆在反應堆內。生物秸稈發(fā)酵后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料,使土質疏松肥沃,整個生育期可以不使用任何化肥,適時用農保贊灌根3~4次即可。瓜秧長到過高時要及時盤秧,打掉老葉、病葉。
6.3.病蟲害的防治 生物秸稈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熱量,提高地溫,這對水果黃瓜的冬季生產尤為重要。據(jù)測定地溫可提高4~6℃,持續(xù)70天左右。提高地溫,有利于黃瓜根系的吸收作用,補充二氧化碳濃度,促進了黃瓜的光合作用,因此植株長勢旺,抗病性強。同時大量的有益生物孢子可有效的控制霜霉病的發(fā)生,因此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病蟲害防治的重點是細菌性病害,如細菌性角斑、圓斑病等??捎眯轮裁顾?、大蒜素等農藥按說明進行防治。
7.注意事項
7.1生物秸稈、菌種的用量要足,并且及時補料。
7.2內置反應堆內嚴禁使用殺菌劑處理土壤,不可用化肥作底肥。
7.3充分利用外置反應堆的浸出液,以1∶1的比例對清水后,可灌根、噴葉,不可與殺菌劑混合,可與殺蟲劑和農保贊混合使用,防病、增產效果顯著。
1.栽培模式
日光溫室冬茬栽培,10~11月定植,次年6月底以后拉秧。日光溫室頂高3米,內跨6.5~7米,后墻培土1.5米以上,12月中旬~1月份采用雙層覆蓋(1層草簾加1層薄膜或防寒布)。
2.選擇適宜品種、培育壯苗
根據(jù)茬口安排,選擇抗病優(yōu)質的新品種,如荷蘭壯瓜、以色列百金、4401或國產迷你黃瓜系列品種。提倡用黑籽南瓜嫁接育苗,以增強抗寒性。采用營養(yǎng)塊、營養(yǎng)缽育苗,減少土傳病害的發(fā)生。
3.建外置反應堆
所謂外置反應堆是指在棚室的一端建一個生物秸稈反應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和大量的有益生物孢子,通過輸氣管道輸入棚室,為作物進行二氧化碳施肥。分標準式和簡易式兩種,一般70~80米長的棚室設一個即可。具體步驟如下。
3.1通氣道的建造 在棚室內的一端,挖一深60~80厘米、寬80~100厘米,長4.5~5米的土池子,標準式是用磚和水泥襯砌,簡易式是用不漏的薄膜鋪襯。池子上面橫放幾根水泥桿或木棍,用來騰放玉米秸稈。這個池子就是反應堆的通氣道,也是浸出液的儲蓄池。
3.2拌菌種 一個外置反應堆需要生物秸稈專用菌2~3千克,與麥麩和水拌勻發(fā)酵后撒在秸稈上。發(fā)酵時間不少于6小時、不超過3天。方法是:1千克生物秸稈專用菌+麥麩15千克+水12千克拌勻,用手攥一下,手指縫見水表示水量合適,堆制4~5小時。之后平鋪發(fā)酵2~3天,厚度是10~20厘米。發(fā)酵過程中要蓋不透明但透氣的覆蓋物,如草簾、麻袋、編織袋等,備用。
3.3在通氣道上面堆玉米秸稈和菌種將成捆的玉米秸放在水泥桿或木棍上面,30~40厘米厚的秸稈加一層菌種,連續(xù)3~4層。一個反應堆約需要1000~1500千克玉米秸。堆好后噴清水,以噴透為準,然后蓋舊薄膜保濕,蓋膜不可過嚴,膜四周要留出10厘米高的空隙,以利通氣,促進發(fā)酵。
3.4提取反應堆內的浸出液 向反應堆淋水后,水會滲到通氣道內。在通氣道的一頭設一出水口,可用小水桶提取。開始瀝出的水可重復淋到反應堆上2~3遍。以后每7~10天向反應堆上淋1次水,瀝出的水即為浸出液,內含大量的有機質和有益生物菌,可用來灌根和噴葉,起到葉面施肥和防病的作用。
3.5抽氣 外置反應堆建好3天后就可以產氣,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和有益的生物孢子。用一個小電機(150瓦)抽出,通過設在棚膜下方輸氣道輸入棚內,為作物進行二氧化碳施肥。經測定二氧化碳濃度可以達到1800×10E-6。晴天早上8∶30分開機,放草簾前關機,陰天可以適當減少開機時間,但也要保持開機5小時左右。
3.6補料 外置反應堆內的生物秸稈會因為發(fā)酵而逐漸消耗,50~60天大約消耗60%左右,需要隨時補充秸稈及菌種,一般8個月的生長期內需要填加2~3次,同樣是每30~40厘米秸稈加一層發(fā)酵好的菌種。每次需要補充秸稈500千克、專用菌1千克左右。
4.建內置反應堆
所謂內置反應堆是指在定植行下面,填埋生物秸稈(玉米秸、雜草、樹葉、未腐熟的馬糞、牛糞、羊糞都可以)和生物菌種,10~12米的棚室需要1千克專用菌,需要根據(jù)棚室的長度計算好所需生物菌量,用同樣的方法提前發(fā)酵好備用。內置反應堆分3種,可根據(jù)自身條件選擇使用。①生物秸稈+菌種。②生物秸稈+牛、羊、馬糞(未腐熟)+菌種。③牛、羊、馬、兔糞(未腐熟)+菌種。
4.1生物秸稈+菌種反應堆的具體做法 定植前在小行(定植行)下開溝,溝寬與小行相等,一般60~80厘米,溝深20~25厘米,溝長與小行長相等,起土分放兩邊。接著填加秸稈,長的、硬的放下面、短的、軟的放上面;鋪勻塌實,厚度25~30厘米,溝兩頭露出10厘米秸稈,以便進氧氣。秸稈的用量為每畦250根玉米秸左右,捆成10~12捆填入。填完秸稈后,將菌種均勻撒在秸稈上,用鐵锨拍一遍。放好玉米秸和菌種后把起土回一半填于秸稈上,澆水濕透秸稈,2~3天后用剩余起土找平起壟,秸桿上土層厚度保持15~18厘米。
4.2作物秸稈+牛、羊、馬糞(未腐熟)+菌種的具體做法
4.2.1用量 作物秸稈和牛、羊、馬糞(未腐熟)各占一半(或秸稈2/3,肥料1/3)。
4.2.2做法 先把秸稈鋪好后放1/3發(fā)酵好的菌種,再鋪上糞,之后將剩余菌種鋪在糞肥上,覆土方法同上。
4.3牛、羊、馬、兔糞(未腐熟)+菌種的做法 在挖好的反應堆溝內填30厘米厚的糞肥,上面撒菌種,然后蓋土,方法同上。
4.4及時打孔 當澆水2~3天找平起壟后,要立即打孔,等待定植??状蛟谥昃嘀g,孔距20厘米,孔徑1~3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標準,目的是促進通氣發(fā)酵,必須及時做。
5.適時定植
內置反應堆作好后就可以定植了。定植穴不宜過深,定植密度不宜過大,比常規(guī)栽培要小20%~25%。水果黃瓜的行距是1.5米,株距是0.25米,采用大小行(大行0.8米,小行0.7米),雙行定植。定植水最好采用外置反應堆的浸出液,按穴澆灌,每穴500毫升左右,扣地膜,扣完膜要重復打孔,把地膜打穿,目的是通氣促發(fā)酵。定植后第三天澆一小水,以利緩苗。澆水要采用膜下暗灌的方式,澆在反應堆上。
6.田間管理
6.1黃瓜長到12~16片葉時的管理:采用生物秸稈反應堆技術,黃瓜長勢旺,當長到12~16片葉時,是管理的關鍵時期。此時要加強溫度和施肥管理,保持營養(yǎng)與生殖生長的平衡,促進多結瓜、結好瓜。溫度上要用較低的夜溫控制營養(yǎng)生長,即早晨揭簾時棚室溫度掌握在10~11℃。肥料上要用“農保贊3號”(有機液肥)每667平方米1000毫升灌根,同時用“農保贊3號”500倍液葉面噴施,促進開花結果。
6.2.水、肥及田間管理 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生產黃瓜,澆水次數(shù)比常規(guī)生產要減少30%左右,每次的澆水量與常規(guī)管理相同,需要采用膜下暗灌的方法,將水澆在反應堆內。生物秸稈發(fā)酵后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料,使土質疏松肥沃,整個生育期可以不使用任何化肥,適時用農保贊灌根3~4次即可。瓜秧長到過高時要及時盤秧,打掉老葉、病葉。
6.3.病蟲害的防治 生物秸稈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熱量,提高地溫,這對水果黃瓜的冬季生產尤為重要。據(jù)測定地溫可提高4~6℃,持續(xù)70天左右。提高地溫,有利于黃瓜根系的吸收作用,補充二氧化碳濃度,促進了黃瓜的光合作用,因此植株長勢旺,抗病性強。同時大量的有益生物孢子可有效的控制霜霉病的發(fā)生,因此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病蟲害防治的重點是細菌性病害,如細菌性角斑、圓斑病等??捎眯轮裁顾?、大蒜素等農藥按說明進行防治。
7.注意事項
7.1生物秸稈、菌種的用量要足,并且及時補料。
7.2內置反應堆內嚴禁使用殺菌劑處理土壤,不可用化肥作底肥。
7.3充分利用外置反應堆的浸出液,以1∶1的比例對清水后,可灌根、噴葉,不可與殺菌劑混合,可與殺蟲劑和農保贊混合使用,防病、增產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