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稻草或麥秸仿野生無污染栽培食用菌技術,不需任何專用設備,不用切斷粉碎,不添加任何輔料,只需將秸稈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積栽培平菇、鳳尾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種植的產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澤和風味。采用該技術每畝利用秸稈4000至5000千克。種菇畦還可適當套種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觀,增產潛力較大。
1.原料處理(浸料)用于種菇的稻草或麥稈必須徹底曬干。將稻草扎緊,每捆7千克左右。把適量生石灰放入池內,加水至池子容量的4/5,每100千克水放生石灰0.4至0.5千克。將稻草捆沿著池邊縱向放入,可放2層,上壓石塊,使稻草全部浸沒在石灰水里13至15分鐘,然后把浸泡的稻草捆取出,瀝水20分鐘,堆成大堆。麥秸的預濕方法和稻草一樣,但浸泡的時間必須長于25分鐘。第一池料取完后再按比例補加生石灰和水,繼續(xù)浸料,如此重復,每天可浸栽培料1000千克以上。把浸水后的稻草捆堆放在一起,蓋膜并瀝水1天,再進行發(fā)酵處理。先在場地上用磚石鋪20厘米高的平臺,再在平臺上鋪木條,寬度1米左右,長度按原料的多少而定,料堆應上下大小一致,建成四方體原料堆,最后覆蓋薄膜和保溫物。一般發(fā)酵5至7天,透過薄膜發(fā)現(xiàn)秸稈長滿雪花狀物質時即可利用栽培。
2.菌種選擇 應選高產、抗逆、廣溫型菌株。
3.建畦 種菇場地要選在距水源較近,周圍無圈的地方。夏季栽培畦寬度不得超過60厘米,長度可根據場地自定。栽培畦與栽培畦之間要留出30至40厘米的走道(雨季可作排水溝)。建畦時,將畦里泥土挖在兩邊,使之成為畦埂,一般畦埂高度為20厘米。畦建好后,須用5%的辛硫磷加0.2%的高錳酸鉀混合液進行噴霧處理。將發(fā)酵好的稻草或麥秸抖散,順著畦鋪料。每層厚約6厘米左右,鋪完后撒上一層蠶豆般大小的栽培種,然后再撒第二層料和撒播第二層菌種。鋪料的盡量將料抖松,使撒播的菌種落入草縫中。菌種總用量為栽培料干重的20%左右,播種時要掌握最上層用種量比下層和中間層用種量略多,四周用種量比中部用種量略多的原則。播種完一畦,即蓋上一層薄膜,并在薄膜上撒些泥土。然后用竹筷在上面每隔10厘米扎一透氣孔,再覆土10厘米。
4.出菇管理 畦面溫度高于26攝氏度的,應及時澆水降溫。當菌絲吃透料層,秸稈由黃變?yōu)辄S白色或白色時,就快出菇了。揭開薄膜,在料面上蓋濕潤土3厘米;覆土上面再蓋已扎孔薄膜。要將畦面溫度控制在22攝氏度,以利于子實體形成。畦面的覆土不能干澡,當覆土捏不成團時,應澆小水?,F(xiàn)蕾后,將料面扎孔薄膜去掉,畦面仍用原有薄膜蓋好,但薄膜的四邊不能接觸畦埂,應留有較大的縫隙用來通風。低溫期出菇后,畦面上只蓋草簾,讓陽光散射,以提高畦面溫度。溫度較高時,用草簾蓋嚴畦面,嚴防太陽紫外線殺傷菇體細胞。當茹蓋直徑長至2至3厘米時,可噴施3%的硫酸鉀或氯化鉀,以增強菇蓋的韌性和提高產量。
頭潮菇采收后,消除畦面的雜物和死菇,向畦面噴一次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的配方為:白糖1千克,復合肥2千克,味精適量,水100千克)。如此管理,可收菇5潮以上。
1.原料處理(浸料)用于種菇的稻草或麥稈必須徹底曬干。將稻草扎緊,每捆7千克左右。把適量生石灰放入池內,加水至池子容量的4/5,每100千克水放生石灰0.4至0.5千克。將稻草捆沿著池邊縱向放入,可放2層,上壓石塊,使稻草全部浸沒在石灰水里13至15分鐘,然后把浸泡的稻草捆取出,瀝水20分鐘,堆成大堆。麥秸的預濕方法和稻草一樣,但浸泡的時間必須長于25分鐘。第一池料取完后再按比例補加生石灰和水,繼續(xù)浸料,如此重復,每天可浸栽培料1000千克以上。把浸水后的稻草捆堆放在一起,蓋膜并瀝水1天,再進行發(fā)酵處理。先在場地上用磚石鋪20厘米高的平臺,再在平臺上鋪木條,寬度1米左右,長度按原料的多少而定,料堆應上下大小一致,建成四方體原料堆,最后覆蓋薄膜和保溫物。一般發(fā)酵5至7天,透過薄膜發(fā)現(xiàn)秸稈長滿雪花狀物質時即可利用栽培。
2.菌種選擇 應選高產、抗逆、廣溫型菌株。
3.建畦 種菇場地要選在距水源較近,周圍無圈的地方。夏季栽培畦寬度不得超過60厘米,長度可根據場地自定。栽培畦與栽培畦之間要留出30至40厘米的走道(雨季可作排水溝)。建畦時,將畦里泥土挖在兩邊,使之成為畦埂,一般畦埂高度為20厘米。畦建好后,須用5%的辛硫磷加0.2%的高錳酸鉀混合液進行噴霧處理。將發(fā)酵好的稻草或麥秸抖散,順著畦鋪料。每層厚約6厘米左右,鋪完后撒上一層蠶豆般大小的栽培種,然后再撒第二層料和撒播第二層菌種。鋪料的盡量將料抖松,使撒播的菌種落入草縫中。菌種總用量為栽培料干重的20%左右,播種時要掌握最上層用種量比下層和中間層用種量略多,四周用種量比中部用種量略多的原則。播種完一畦,即蓋上一層薄膜,并在薄膜上撒些泥土。然后用竹筷在上面每隔10厘米扎一透氣孔,再覆土10厘米。
4.出菇管理 畦面溫度高于26攝氏度的,應及時澆水降溫。當菌絲吃透料層,秸稈由黃變?yōu)辄S白色或白色時,就快出菇了。揭開薄膜,在料面上蓋濕潤土3厘米;覆土上面再蓋已扎孔薄膜。要將畦面溫度控制在22攝氏度,以利于子實體形成。畦面的覆土不能干澡,當覆土捏不成團時,應澆小水?,F(xiàn)蕾后,將料面扎孔薄膜去掉,畦面仍用原有薄膜蓋好,但薄膜的四邊不能接觸畦埂,應留有較大的縫隙用來通風。低溫期出菇后,畦面上只蓋草簾,讓陽光散射,以提高畦面溫度。溫度較高時,用草簾蓋嚴畦面,嚴防太陽紫外線殺傷菇體細胞。當茹蓋直徑長至2至3厘米時,可噴施3%的硫酸鉀或氯化鉀,以增強菇蓋的韌性和提高產量。
頭潮菇采收后,消除畦面的雜物和死菇,向畦面噴一次營養(yǎng)液(營養(yǎng)液的配方為:白糖1千克,復合肥2千克,味精適量,水100千克)。如此管理,可收菇5潮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