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龍薯34×泉薯95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葉菜型,株型較直立,短蔓,頂葉、嫩葉、葉柄、葉脈均為綠色,葉片尖心形或帶齒,地上部生長旺盛,基部分枝多,單株分枝10個左右,葉片多且肥厚;單株結(jié)薯4~5個,薯塊長紡錘形,黃皮黃紅肉,薯塊產(chǎn)量高;鮮葉蛋白含量4.25%,莖稈蛋白含量1.13%。嫩葉和嫩梢熟化后色澤翠綠,口感香滑、脆嫩,有甜味,無苦澀味,食用品質(zhì)較好??孤畈?,抗薯瘟I型菌,抗根腐病,高感莖線蟲病,不抗薯瘟Ⅱ型菌和病毒病。
產(chǎn)量表現(xiàn):該品種于2003~2004年參加國家菜用組區(qū)試,兩年平均莖尖產(chǎn)量1641.52kg/畝,比對照臺農(nóng)71增產(chǎn)21.87%,居第一位。2005年參加全國甘薯菜用型品種生產(chǎn)試驗,平均莖尖產(chǎn)量1916.1kg/畝,比對照福薯7-6增產(chǎn)1236%。2007年參加福建省甘薯菜用型品種生產(chǎn)試驗,平均莖尖產(chǎn)量2256.4kg/畝,比對照福薯7-6增產(chǎn)13.67%。
栽培技術(shù)要點:該品種萌芽性好,育苗應及時移栽。選用無病蟲害的壯苗,插植后及時澆水。一般每畝插植1萬~1.5萬株。返苗后及時打頂,促進早分枝;采摘后及時修剪,去除基部黃葉和生長不良枝條,及時補肥,促進莖葉再生。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使土壤保持濕潤。光照過強、溫度過高時,應適當遮蔭。溫度低于15℃,可用大棚生產(chǎn)。不宜在甘薯薯瘟病和甘薯莖線蟲病地塊種植。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葉菜型,株型較直立,短蔓,頂葉、嫩葉、葉柄、葉脈均為綠色,葉片尖心形或帶齒,地上部生長旺盛,基部分枝多,單株分枝10個左右,葉片多且肥厚;單株結(jié)薯4~5個,薯塊長紡錘形,黃皮黃紅肉,薯塊產(chǎn)量高;鮮葉蛋白含量4.25%,莖稈蛋白含量1.13%。嫩葉和嫩梢熟化后色澤翠綠,口感香滑、脆嫩,有甜味,無苦澀味,食用品質(zhì)較好??孤畈?,抗薯瘟I型菌,抗根腐病,高感莖線蟲病,不抗薯瘟Ⅱ型菌和病毒病。
產(chǎn)量表現(xiàn):該品種于2003~2004年參加國家菜用組區(qū)試,兩年平均莖尖產(chǎn)量1641.52kg/畝,比對照臺農(nóng)71增產(chǎn)21.87%,居第一位。2005年參加全國甘薯菜用型品種生產(chǎn)試驗,平均莖尖產(chǎn)量1916.1kg/畝,比對照福薯7-6增產(chǎn)1236%。2007年參加福建省甘薯菜用型品種生產(chǎn)試驗,平均莖尖產(chǎn)量2256.4kg/畝,比對照福薯7-6增產(chǎn)13.67%。
栽培技術(shù)要點:該品種萌芽性好,育苗應及時移栽。選用無病蟲害的壯苗,插植后及時澆水。一般每畝插植1萬~1.5萬株。返苗后及時打頂,促進早分枝;采摘后及時修剪,去除基部黃葉和生長不良枝條,及時補肥,促進莖葉再生。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使土壤保持濕潤。光照過強、溫度過高時,應適當遮蔭。溫度低于15℃,可用大棚生產(chǎn)。不宜在甘薯薯瘟病和甘薯莖線蟲病地塊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