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農(nóng)業(yè)種植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和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我市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為此,筆者與萊蕪市農(nóng)科所的科研人員進行了馬鈴薯無公害高產(chǎn)高效模式栽培技術(shù)研究,總結(jié)了馬鈴薯無公害春播及秋延遲栽培技術(shù),成功地實現(xiàn)了無公害馬鈴薯春播及秋延遲栽培的大豐收。增產(chǎn)增效顯著,現(xiàn)將主要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1、試驗地概況
山東省萊蕪市鳳城街道辦事處是魯中地區(qū)重要的無公害馬鈴薯生產(chǎn)基地,年平均氣溫為12.5℃,1月份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為760mm,無霜期203d,年均有效積溫4264.5℃,年均日照時數(shù)為2629.2h。土質(zhì)為壤土,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7.3mg/kg,全氮6.5mg/kg,全磷4.5mg/kg,堿解氮49mg/kg,速效磷4.8mg/ kg,速效鉀136mg/kg,土壤PH6.5~7.0,排水良好。試驗三年,春播一般產(chǎn)量2000~2500kg/ 667平方米,高產(chǎn)達3500kg/667平方米。秋播平均產(chǎn)量2285kg/667平方米,售價高,效益好。
2、主要生產(chǎn)技術(shù)
2.1選用良種:選用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的脫毒品種,魯引1號、津引8號、荷蘭15、東農(nóng)303、中薯2號、泰山1號、克新1號等。種薯應(yīng)無病蟲、無腐爛、無破損。
2.2整地施肥:生產(chǎn)場地應(yīng)清潔衛(wèi)生,遠離有“工業(yè)三廢”的污染區(qū)域,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質(zhì)疏松肥沃,土壤以沙壤土為直,前茬為非茄果類、薯芋類蔬菜。播種前15天施入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5000kg/667平方米或腐熟雞糞1000~1500kg、硫酸鉀三元復(fù)合肥(N15%、P15%、 K15%)100~150kg,分兩次施入,一半在耕前撒施,一半在播種時條施在播種溝一旁或隔穴施于播種溝內(nèi),為增加土壤中鉀肥的供應(yīng)量,在復(fù)合肥中添加10%的硫酸鉀肥。深翻細耙兩遍,做到地面平整。
2.3種薯處理:舂播采用切塊催芽法,在播種前10~15天選無病、無凍害的種薯進行切塊,每塊至少留有1~2個芽眼,放在黑暗潮濕的地方催芽,待芽長0.5~1.0cm時,攤開晾芽,播前應(yīng)晾芽2~3天。秋播馬鈴薯的催芽,因春棚種薯收獲過晚或舂露地種薯,至秋播時種薯還未完全通過休眠,為防止播種出苗晚,株勢弱,催芽前整薯用5~10mg/kg赤霉素水溶液,切塊用0.5~1mg/kg赤霉素水溶液,浸種5~10分鐘,浸種后少涼,即可堆積催芽。分直接堆積法或沙培層積法進行催芽。直接堆積時將浸種后的種薯稍涼后直接堆積在通風(fēng)陰涼避雨處,每堆種薯約30kg,再蓋草苫保濕7~10天檢查薯堆,見芽長達2~3cm時,把開薯堆,檢出種薯,讓芽綠化鍛煉1~2天即可播種。沙培層就是一層濕沙一層種薯,一般2~3cm,其他方法同直接堆積法。秋播馬鈴薯催芽期及苗期長處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使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易發(fā)生流行,造成秋延馬鈴薯爛床及田間出苗不整齊。為防病害,保證苗全苗齊,必須搞好種薯的處理。選用64%殺毒礬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15~20分鐘;也可在播種后,用上述藥液噴灑播種溝或用藥∶土為1∶40混合后每667平方米用5kg撒施播種溝內(nèi)。
2.4播種日期:春播選擇在2月底3月初播種。氣溫穩(wěn)定在5~7℃,土壤10cm深處地溫達到7~8℃時是春播馬鈴薯播種的適宜時期,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以提高地溫3~5℃,一般能提早播種10d左右,魯中地區(qū)一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播在“立秋”至“處暑”(8月5~15日)播種較為適宜。
2.5播種技術(shù):在深翻耙平的地塊上,采用大小行播種。播種時,大行距50cm,小行距30~40cm,株距25~30cm,春播每667平方米種植4000~5000株,秋播每667平方米種植5000~6000株為宜。原則上早熟品種宜密,晚熟品種宜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延遲時間長,以食用薯為主宜稀,延遲時間短,以種薯為主宜密。采用開溝播種,可先澆水,然后把薯塊放入溝內(nèi),芽朝上,為防治地下害蟲,每畝用50%辛硫磷250ml對細土10~15kg撒施,然后覆土。在兩株的中間每穴施三元復(fù)合肥70kg、碳銨50kg,覆土后再培土起壟,壟高10~15cm,然后每667平方米噴50%乙草胺乳油150ml,對水40~50kg均勻噴霧防治雜草,最后覆蓋地膜,地膜應(yīng)壓好,達到除草、保墑、增溫、增產(chǎn)效果。秋播時,一要避開雨天,二要淺播,播深在5cm以內(nèi),防止播種過深遇秋澇或陰雨天造成爛種爛芽,三要播種后用玉米秸稈或遮陽網(wǎng)地面覆蓋,以降低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2.6田間管理
2.6.1及時破膜、查苗補種:舂播馬鈴薯待幼葉平展時劃破地膜,放出幼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秋播馬鈴薯播種后及時查苗。對爛種程度大,缺苗達50%以上的地塊應(yīng)重新挑選種苗整地播種,對缺苗較少的地塊,采取帶綠葉的大芽補種,直接挖穴定植,也可在大田中選健壯苗從種塊基部掰下進行栽苗。
2.6.2及時劃鋤,培土扶壟:一般澆水過后及雨后應(yīng)及時劃鋤,疏松土壤,同時在馬鈴薯出苗后,多次培土扶壟。生長后期,對露出地面的薯及土壤裂縫及時培土,防止薯塊變綠。
2.6.3肥水管理:春播馬鈴薯出苗前應(yīng)以提溫保墑為主,并保持土壤濕潤,一般不澆水,如土壤干旱,應(yīng)適當澆水;苗出齊后到團棵期以保墑促長為主,力求抓緊早追肥、早澆水、早中耕,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施用量按每667平方米用純氮2.5~5kg;團棵到開花,以保墑為主,遇土壤干旱應(yīng)及時澆水,一般不追肥;結(jié)薯前、中期,保持土壤濕潤,結(jié)薯后期,降低土壤濕度,以利以后貯藏。若底肥不足,在植株生長中后期噴0.2~0.3%磷酸二氫鉀2次,防早衰,在現(xiàn)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20~25g對水40~50kg噴霧防徒長。為提高產(chǎn)量,在薯塊開始膨大期可噴膨大素來促薯塊膨大。
2.6.4秋延遲扣棚及管理技術(shù):采用竹片或小竹桿作拱,一般選用長4cm的竹片,拱4壟馬鈴薯,小竹桿可采用小頭對接的方法,不須設(shè)立柱,扎棚要在10月20日以前,即早霜來臨前完成,并備好棚材。在白天氣溫低于15℃,夜間溫度低于7℃時加蓋棚膜,我市早霜來臨時間一般在10月20日以后,根據(jù)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扣棚。白天棚內(nèi)保持20~25℃,夜間10~15℃,無論天氣如何,白天都應(yīng)通風(fēng)。當棚外白天溫度20℃以上,夜間氣溫10℃以上,要全天揭膜,當白天溫度15℃以上,夜間氣溫7℃,全天通風(fēng),當棚外白天溫度低于15℃,夜間氣溫低于7℃,白天通風(fēng)口有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順序適當通風(fēng),以避免霜害。若棚內(nèi)濕度過大,應(yīng)及時通風(fēng)排濕,無霜晴天應(yīng)早通風(fēng)。
2.6.5及時防治病蟲害:病毒病的防治:加強田間管理,預(yù)防高溫干旱。發(fā)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
1、試驗地概況
山東省萊蕪市鳳城街道辦事處是魯中地區(qū)重要的無公害馬鈴薯生產(chǎn)基地,年平均氣溫為12.5℃,1月份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為760mm,無霜期203d,年均有效積溫4264.5℃,年均日照時數(shù)為2629.2h。土質(zhì)為壤土,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7.3mg/kg,全氮6.5mg/kg,全磷4.5mg/kg,堿解氮49mg/kg,速效磷4.8mg/ kg,速效鉀136mg/kg,土壤PH6.5~7.0,排水良好。試驗三年,春播一般產(chǎn)量2000~2500kg/ 667平方米,高產(chǎn)達3500kg/667平方米。秋播平均產(chǎn)量2285kg/667平方米,售價高,效益好。
2、主要生產(chǎn)技術(shù)
2.1選用良種:選用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的脫毒品種,魯引1號、津引8號、荷蘭15、東農(nóng)303、中薯2號、泰山1號、克新1號等。種薯應(yīng)無病蟲、無腐爛、無破損。
2.2整地施肥:生產(chǎn)場地應(yīng)清潔衛(wèi)生,遠離有“工業(yè)三廢”的污染區(qū)域,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質(zhì)疏松肥沃,土壤以沙壤土為直,前茬為非茄果類、薯芋類蔬菜。播種前15天施入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5000kg/667平方米或腐熟雞糞1000~1500kg、硫酸鉀三元復(fù)合肥(N15%、P15%、 K15%)100~150kg,分兩次施入,一半在耕前撒施,一半在播種時條施在播種溝一旁或隔穴施于播種溝內(nèi),為增加土壤中鉀肥的供應(yīng)量,在復(fù)合肥中添加10%的硫酸鉀肥。深翻細耙兩遍,做到地面平整。
2.3種薯處理:舂播采用切塊催芽法,在播種前10~15天選無病、無凍害的種薯進行切塊,每塊至少留有1~2個芽眼,放在黑暗潮濕的地方催芽,待芽長0.5~1.0cm時,攤開晾芽,播前應(yīng)晾芽2~3天。秋播馬鈴薯的催芽,因春棚種薯收獲過晚或舂露地種薯,至秋播時種薯還未完全通過休眠,為防止播種出苗晚,株勢弱,催芽前整薯用5~10mg/kg赤霉素水溶液,切塊用0.5~1mg/kg赤霉素水溶液,浸種5~10分鐘,浸種后少涼,即可堆積催芽。分直接堆積法或沙培層積法進行催芽。直接堆積時將浸種后的種薯稍涼后直接堆積在通風(fēng)陰涼避雨處,每堆種薯約30kg,再蓋草苫保濕7~10天檢查薯堆,見芽長達2~3cm時,把開薯堆,檢出種薯,讓芽綠化鍛煉1~2天即可播種。沙培層就是一層濕沙一層種薯,一般2~3cm,其他方法同直接堆積法。秋播馬鈴薯催芽期及苗期長處在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使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易發(fā)生流行,造成秋延馬鈴薯爛床及田間出苗不整齊。為防病害,保證苗全苗齊,必須搞好種薯的處理。選用64%殺毒礬或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15~20分鐘;也可在播種后,用上述藥液噴灑播種溝或用藥∶土為1∶40混合后每667平方米用5kg撒施播種溝內(nèi)。
2.4播種日期:春播選擇在2月底3月初播種。氣溫穩(wěn)定在5~7℃,土壤10cm深處地溫達到7~8℃時是春播馬鈴薯播種的適宜時期,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以提高地溫3~5℃,一般能提早播種10d左右,魯中地區(qū)一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秋播在“立秋”至“處暑”(8月5~15日)播種較為適宜。
2.5播種技術(shù):在深翻耙平的地塊上,采用大小行播種。播種時,大行距50cm,小行距30~40cm,株距25~30cm,春播每667平方米種植4000~5000株,秋播每667平方米種植5000~6000株為宜。原則上早熟品種宜密,晚熟品種宜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延遲時間長,以食用薯為主宜稀,延遲時間短,以種薯為主宜密。采用開溝播種,可先澆水,然后把薯塊放入溝內(nèi),芽朝上,為防治地下害蟲,每畝用50%辛硫磷250ml對細土10~15kg撒施,然后覆土。在兩株的中間每穴施三元復(fù)合肥70kg、碳銨50kg,覆土后再培土起壟,壟高10~15cm,然后每667平方米噴50%乙草胺乳油150ml,對水40~50kg均勻噴霧防治雜草,最后覆蓋地膜,地膜應(yīng)壓好,達到除草、保墑、增溫、增產(chǎn)效果。秋播時,一要避開雨天,二要淺播,播深在5cm以內(nèi),防止播種過深遇秋澇或陰雨天造成爛種爛芽,三要播種后用玉米秸稈或遮陽網(wǎng)地面覆蓋,以降低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2.6田間管理
2.6.1及時破膜、查苗補種:舂播馬鈴薯待幼葉平展時劃破地膜,放出幼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秋播馬鈴薯播種后及時查苗。對爛種程度大,缺苗達50%以上的地塊應(yīng)重新挑選種苗整地播種,對缺苗較少的地塊,采取帶綠葉的大芽補種,直接挖穴定植,也可在大田中選健壯苗從種塊基部掰下進行栽苗。
2.6.2及時劃鋤,培土扶壟:一般澆水過后及雨后應(yīng)及時劃鋤,疏松土壤,同時在馬鈴薯出苗后,多次培土扶壟。生長后期,對露出地面的薯及土壤裂縫及時培土,防止薯塊變綠。
2.6.3肥水管理:春播馬鈴薯出苗前應(yīng)以提溫保墑為主,并保持土壤濕潤,一般不澆水,如土壤干旱,應(yīng)適當澆水;苗出齊后到團棵期以保墑促長為主,力求抓緊早追肥、早澆水、早中耕,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施用量按每667平方米用純氮2.5~5kg;團棵到開花,以保墑為主,遇土壤干旱應(yīng)及時澆水,一般不追肥;結(jié)薯前、中期,保持土壤濕潤,結(jié)薯后期,降低土壤濕度,以利以后貯藏。若底肥不足,在植株生長中后期噴0.2~0.3%磷酸二氫鉀2次,防早衰,在現(xiàn)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20~25g對水40~50kg噴霧防徒長。為提高產(chǎn)量,在薯塊開始膨大期可噴膨大素來促薯塊膨大。
2.6.4秋延遲扣棚及管理技術(shù):采用竹片或小竹桿作拱,一般選用長4cm的竹片,拱4壟馬鈴薯,小竹桿可采用小頭對接的方法,不須設(shè)立柱,扎棚要在10月20日以前,即早霜來臨前完成,并備好棚材。在白天氣溫低于15℃,夜間溫度低于7℃時加蓋棚膜,我市早霜來臨時間一般在10月20日以后,根據(jù)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扣棚。白天棚內(nèi)保持20~25℃,夜間10~15℃,無論天氣如何,白天都應(yīng)通風(fēng)。當棚外白天溫度20℃以上,夜間氣溫10℃以上,要全天揭膜,當白天溫度15℃以上,夜間氣溫7℃,全天通風(fēng),當棚外白天溫度低于15℃,夜間氣溫低于7℃,白天通風(fēng)口有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順序適當通風(fēng),以避免霜害。若棚內(nèi)濕度過大,應(yīng)及時通風(fēng)排濕,無霜晴天應(yīng)早通風(fēng)。
2.6.5及時防治病蟲害:病毒病的防治:加強田間管理,預(yù)防高溫干旱。發(fā)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