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害防治 木耳菜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又稱魚眼病,從幼苗到收獲結(jié)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初期有紫紅色水浸狀小圓點,凹陷,以后逐漸擴大。嚴重時病斑可達百余個,互相匯合成大病斑(不易穿孔),引起葉片早衰。主要防治方法:與非藜科、非落葵科作物輪作;用福爾馬林100倍液處理種子0.5~1小時,消除種子帶菌;遇高溫高濕等反常氣候,用1∶3∶20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保護;在發(fā)病初期,用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的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續(xù)2~4次。
2、采收 木耳菜葉和嫩梢均可食,以食嫩梢為主的采收時,在苗高30厘米后,留3葉掐去頭梢,選健壯側(cè)芽生長新梢,其余抹掉,新梢收獲后再選2~4個健壯側(cè)或新梢,后期生長勢減弱,可在整枝后保留1~2個健壯芽或梢,以保持葉大梢壯。一般每隔7~10天采收一次,每666.7平方米產(chǎn)量可達1500~2500千克。以采收嫩葉為主時,留主蔓和基部一個側(cè)蔓,植株達到架頂時再摘心,從主蔓基部選健壯芽或新主蔓,原主蔓葉收完以后,在近新主蔓處剪去。前期10天采收一次,后期5~7天采收一次,每666.7平方米產(chǎn)量1000~2000千克。
3、留種 木耳菜為自花授粉作物,品種比較單一,留種栽培,可不必隔離。一般應以春播植株留種,株行距為(26~40)×(50~60)厘米。選擇生長勢強、植株健壯無病、葉片大而肥厚、柔嫩、軟滑細膩、符合本品種特征性的植株,于6月引蔓伸長時,摘去蔓心,多生分枝。由于木耳菜是陸續(xù)開花的,果實種子陸續(xù)成熟,故應分次采收。
2、采收 木耳菜葉和嫩梢均可食,以食嫩梢為主的采收時,在苗高30厘米后,留3葉掐去頭梢,選健壯側(cè)芽生長新梢,其余抹掉,新梢收獲后再選2~4個健壯側(cè)或新梢,后期生長勢減弱,可在整枝后保留1~2個健壯芽或梢,以保持葉大梢壯。一般每隔7~10天采收一次,每666.7平方米產(chǎn)量可達1500~2500千克。以采收嫩葉為主時,留主蔓和基部一個側(cè)蔓,植株達到架頂時再摘心,從主蔓基部選健壯芽或新主蔓,原主蔓葉收完以后,在近新主蔓處剪去。前期10天采收一次,后期5~7天采收一次,每666.7平方米產(chǎn)量1000~2000千克。
3、留種 木耳菜為自花授粉作物,品種比較單一,留種栽培,可不必隔離。一般應以春播植株留種,株行距為(26~40)×(50~60)厘米。選擇生長勢強、植株健壯無病、葉片大而肥厚、柔嫩、軟滑細膩、符合本品種特征性的植株,于6月引蔓伸長時,摘去蔓心,多生分枝。由于木耳菜是陸續(xù)開花的,果實種子陸續(xù)成熟,故應分次采收。